(二)案例2:廊坊市某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
该镇规划研究时间约在2010年前后,全镇总人口6626户,23287人,面积46.2平方公里,有35个行政村。根据规划,全镇35个行政村将迁并为两个大的中心居住区,其中一个以现有镇区为中心布局,一个以中心启动区为中心布局。实施了多片区综合发展战略,包括小城镇建设区、中心居住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区、低碳工业园区、农业乡村旅游区等多个主题功能区。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在大都市郊区的农村城镇化路径实践,村庄迁并率(迁并村庄数/村庄总数)几乎为百分之百。除此之外,纵观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村城镇化过程,村庄迁并几乎都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如烟台某镇为打造烟台市区生态后花园,在镇总体规划中计划把全镇现有的57个村庄撤并成12个社区,逐步形成“城镇聚集区-新型农村社区-社区居民点”三级村镇体系结构。济南市区镇村体系规划中,涉及到的18个镇(乡、办事处),991个行政村中,将迁并行政村397个,村庄迁并率为40%。
(三)案例评价
案例1和案例2的共同特点是,都是镇域范围内的村庄迁并,这也是当前农村所谓整合发展的主要阵地。二者都是对镇域内村庄采取整体撤并方式进行,没有采取村庄保留措施。三是在村庄撤并的主要目的是为产业园区用地腾挪土地(实际上不少地方是为了土地指标开发房地产)。
二者的不同点是案例2在村庄迁并规划中,先期做了产业规划,并对迁并的农民的收益做了成本效益分析;案例1虽然规划了产业园区,但由于园区是先期就存在的,有为园区扩展用地之嫌,调查后也显示案例1在做规划时并没有对农民的就业和具体产业的发展进行细致考虑。另外,案例1的规划是对农民城镇化的一步到位,其设计的农民居住区俨然已经是城市社区模样了。
据统计,全国多个省市都出台了村庄规划指导意见或村庄布局实施细则,村庄迁并自然成为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多数县市、包括乡镇在总体规划中或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都把村庄迁并作为了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前提,这其中不乏真正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的好规划、良心规划,但也确实有不少规划纯粹是为了获得多余建设用地指标,企图通过迁并村庄,满足城镇盲目扩张的需要。对土地需求的疯狂欲望,导致村庄的盲目迁并,成为当前农村发展中重要的现象之一。
2.2盲目迁并村庄带来的影响分析——需求与欲望的博弈
根据笔者的长期观察,在多数村庄迁并背后,政府是最主要的主导者,也是最大的需求者。前文所述的三大作用,也是政府规划中村庄迁并的主要必要条件,不过根据中央精神,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村庄迁并最主要的因素最终都会归结为农民利益的改善和增加,比如通过集中居住,有利于更便捷的让农民享受城市居民的生活设施、福利和保障等,有些地方把农民上楼也作为了一个重要的福利大肆宣传。这些说法或村庄迁并的必要性阐述都没错,属于城镇化过程中必要的发展需求,但当需求与欲望纠结时,欲望往往大过理智。实践观察,新农村社区多是实现了农民居住环境和基本保障的改善,而在农民的就业、持续增收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甚微,不少是因为看中农村的建设用地指标而采取的让农民被动集中的方式,对农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对农村的社会结构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更槽糕的是打破之后没有新的重构,这在山区农村更为严重。https://www.4665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