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民的销路发生了改变,变被动为主动,收入自然提高了。”文开元说,现在销售的模式改变了,一到芽菜收购的季节,富康芽菜公司基本每天都要来收购,村民可以选择现在卖,可以选择将芽菜存放起来,完全收割完后再卖。另外,村民需要卖芽菜的时候,还可以打电话让公司派人来收购。
文开元说,销售模式的转变,也让村民的腰板挺起来了,腰包也鼓起来了。他说,村民认为芽菜公司当天收购的价格不满意,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格,不怕芽菜坏了倒掉。这种有了话语权的销售模式,让大家的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去年全村年产600万斤芽菜,对于近2000人的罗咀村来说,每人每年平均增收3000多元。
罗咀村村民何福刚就是一个种植大户,近几年就芽菜的收入来说,每年都有两三万元。2012年,他将家里的房子重新修建了一遍,目前还在陆续的装修,已经投入20多万元,等装修完毕,预计将投入30多万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罗福刚说。
不仅如此,现代化农用工具、家用电器、摩托车等,罗福刚家里应有尽有。他说,最近他还准备去购置一套沙发。去年,他还给了大女人几万元钱用于在宜宾城区内购房。“要不是家里修房子,我都让他们付全款了。”对于未来的生活,罗福刚好像并没有太多的担忧。
家门口打工的喜悦
见到喻秀时,她正在富康芽菜公司熟练地将芽菜装箱。从2008年进公司到现在,她的待遇从1000多元,涨到了2000多元,今年还购买了养老保险。不仅没有外出打工那么劳累,还可以照顾家里。“要是工资有900元,我愿意干一辈子。”这是喻秀刚进公司时说的话。
原来,2003年以前,文光村的喻秀一直在家务农,两口子的收入不高,只能算是勉强维持生计。“那时候娃娃还小,舍不得丢下他们出去打工。”喻秀和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一样,对于打工和照顾小孩之间的矛盾有了纠结。最后,她选择了照顾孩子。
2003年,喻秀的大女儿上了初中,她才和爱人远赴浙江打工。刚开始,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不到2000元,一年的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到了2007年,两人的待遇涨到了3万元左右。“对传统农村人来说,还算是不错了。”喻秀说。
2008年,回家过年的喻秀看到富康芽菜公司招聘员工,和丈夫一合计,干脆不出去了,就在家门口打工。就这样,喻秀开始了每天都能回家的生活。“2008年公司的待遇就和我在浙江的工资差不多了,我自然很高兴啊。”现在,喻秀的丈夫就在自家附近打零工,一年也有2万多元,加上她两万多元的工钱,以及家里两万多斤的芽菜,每年的收入已经有7万余元了。
“这个活不累人,我下班回家后都可以做。”喻秀说,芽菜收割的季节,她下班回家就帮忙做,两边互不影响,这样的生活她很满足。
刘义介绍,芽菜的种植和收割可以由老人和小孩完成,劳动强度并不是很大。像堰丰村陈家组的代兴全已经60岁了,儿女都在外地打工,家里的芽菜全是老两口负责,每年的收入也是上万元。
刘义说,像喻秀和代兴全这种情况,在双谊乡堰丰村和罗咀村还有很多。随着公司的壮大,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就能打工了。https://www.4665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