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建造池子
泥鳅养殖池的场地选择要求地形开阔,背风向阳,近水源,水量充足,排灌方便(大雨不涝),没有工矿以及农业废水排入。建池土质以黏土、壤土为好(保水保肥),天然饵料容易繁殖。小池塘为30~50平方米,用于泥鳅苗种培育池和亲鱼产卵池,大池塘100~200平方米,用作成鱼养殖池。池的进水口端深80~90厘米,排水处深约1米。池埂高出水面约40厘米。
池里的水深通常为30~50厘米。水过深,不利于饵料生物繁殖以及泥鳅进行肠呼吸,过浅,水温、水质则变化剧烈,对泥鳅养殖不利。池底要求平坦并逐渐向排水口倾斜。在出水口附近挖一个深30~40厘米、面积1~3平方米的集鱼坑,作为泥鳅避暑、越冬和人工捕捞的场所。水泥池底需要铺土约30厘米厚,以供泥鳅潜伏和天然饵料繁殖。
为防逃泥鳅逃跑,进排水口应设置拦鱼设备。进水口最好高出池水水面30厘米左右。土池堤埂和池底应夯砸结实,防止漏水、漏肥或逃鱼。此外,池内边角处可种藕、茭白等水生植物,这样既遮荫,又增收,一举两得。
科学繁殖泥鳅苗
泥鳅一般2冬龄 (经过2个冬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鱼在4~9月分批产卵,以5~7月为最盛,因此,当水温稳定在22℃时人工繁育鳅苗宜在这段时间进行。繁殖方法可采取自然产卵和人工授精繁殖。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注射激素催产。剂量为每尾雌鳅注射鲤鱼脑垂体0.5~1个或绒毛膜激素(HCG)100~150国际单位,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配成0.1毫升的药液。雄鳅则减半。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或腹部中线,进针深度为1毫米。经过1~2天即可出苗。
泥鳅苗孵出3天后,应及时转入育苗池中培育,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水肥的池适当多放。在放养泥鳅前,应先清塘、注水、施足基肥。基肥用牛、猪等家畜粪,用量为30千克/100平方米。
泥鳅成鱼的饲养
在泥鳅成鱼的养殖中,除了用施肥方法培养天然饵料外,还应因地制宜地选用剁碎的动物内脏、鱼粉、蚕蛹粉、猪血粉和贻贝粉等动物性饲料,混以米糠、麸皮、豆渣、苜蓿粉、蔬菜屑、酒糟等植物性饲料,制成颗粒状或面团状饵料,投放在饲料盘内沉入水中,供泥鳅摄食。投喂量还要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一般占泥鳅总体重的5%-10%。最好早、晚各投饵一次。当水温降至15℃以下或升到30℃以上及雷雨闷热天可不投饵。在投饵季节,还应根据水质的肥瘦进行施肥,培养浮游生物。热天水温达到30℃时,要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
经过这样的养殖,泥鳅苗种在3~4个月后,规格可达到10厘米,体重达11克左右,这已符合出口规格了,可以捕捞上市了。如果要想获得体重15克以上的较大个体,则需要继续饲养1~2年。
常见疾病咋防治
泥鳅养殖过程中的病害并不是很多。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
赤鳍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这种病对泥鳅危害大、发病率高,由杆菌引起。症状为,先是体表部分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肌肉开始腐烂,严重时出现鳍条脱落,不摄食,直至死亡。主要流行于夏季。发病的原因主要是,饲养过程中池水恶化,捕捞和运输中鱼体受伤等。防治方法:应避免鱼体受伤,苗种放养前应用4%的食盐水浴洗消毒;发病时,可在饲料中拌入氯霉素投喂。
水霉病:泥鳅苗孵化中遇有低温和阴雨天易发此病,受伤的泥鳅也易染此病,严重时会引起死亡,鳅卵防治用每立方水放食盐400克加小苏打400克的溶液洗浴1小时。病鳅可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5~l0分钟。
寄生虫病:主要有车轮虫病和舌杯虫病。车轮虫寄生于泥鳅的鳃部和体表,流行于5~8月份。预防措施是用生石灰清塘;治疗方法为按池水每立方用晶体敌百虫0.7克全池泼洒。舌杯虫寄生于泥鳅的皮肤或鳃上,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5~8月份较为普遍。预防主要是应在鳅种放养前用8克/立方水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分钟,发病后治疗则用0.7克/立方水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农药中毒症:农田中使用的各种化学农药,其残毒会不同程度地污染水质,使泥鳅中毒致死。农药易给稻田养殖泥鳅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为了确保泥鳅安全,必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和用药方法。
生物敌害:泥鳅的生物敌害较多,蛇、鸟、鸭等都吞食泥鳅,均应予预防。孵化期间蛙类、夹子虫、水蜈蚣吞食和夹死泥鳅苗,影响育成率,可将蛙捕移于其他地中,用95%晶体改百虫5微升/升全地泼洒,也可用煤油灯诱捕夹子虫和水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