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繁體

首页 > 水产 > 其它类别返回

茭白泥鳅共生养殖模式详解,升级版引入养猪,打造生态循环养殖

nAI四川养殖网
 三、泥鳅养殖技术nAI四川养殖网
    1、鳅苗放养nAI四川养殖网
    鳅苗放养前10d左右,每亩茭田用生石灰15kg,对水搅拌后均匀泼洒,以杀灭田间的致病菌和有害生物。鳅苗选择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苗种(如本地青鳅),全长6~8cm,尾重4g以上。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或10%的聚维酮碘0.351mg/kg的药液浸泡10min,可有效预防体表疾病的发生,防止带病入田。放养时间一般在茭白移植后8~10d,可先放养20~30尾进行试水,确定水质安全后再放苗。放养密度:每亩放养0.8万~1.0万尾。nAI四川养殖网
    2、泥鳅日常管理nAI四川养殖网
    茭白田虽有天然饵料供泥鳅食用,但除放养密度较稀的茭白田不需投饵外,其他茭白田均应投喂饵料。投喂时间和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泥鳅的生长情况灵活掌握,做到适时、适量。投喂的饵料,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日投喂量为泥鳅体重的3%~5%。nAI四川养殖网
    水质、水温对泥鳅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泥鳅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28℃,水色以黄绿色为宜,因此应经常观察水质以便及时换水。换水时注意控制水位,水流不能过急过快,以免对泥鳅造成伤害。盛夏高温季节,要适当提高水位或换水降温,促进泥鳅生长。nAI四川养殖网
    要坚持每天巡田,检查防逃网和田埂是否有漏洞,是否有有害生物入侵,水质、水温是否正常,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nAI四川养殖网
    3、泥鳅病害防治nAI四川养殖网
    在茭鳅共生模式下,由于养殖密度较稀,泥鳅发病的几率较小,因此,在生产中对泥鳅病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引起发病的原因主要有鳅体受伤、水质恶化、天气变化等。常见的病害有赤皮病、水霉病、气泡病、打印病和寄生虫病等。nAI四川养殖网
    ①赤皮病nAI四川养殖网
    此病常因鳅体受伤或水质恶化,引起细菌侵入而诱发。病鳅的鳍、腹部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危害较严重。发现此病可按1000L水溶解20g呋喃奈斯水溶液,浸洗病鳅15~20min,也可用鳅鱼体重0.04%的呋喃奈斯拌饵投喂,连喂3天,疗效比较显著。nAI四川养殖网
    ②打印病nAI四川养殖网
    此病多由嗜水气单胞杆菌感染引起,7~9月份为流行季节。病灶浮肿、红色,呈椭圆形或圆形,主要发生在尾柄两侧,似打上印章。可用1mg/L的漂白粉全田消毒,或用0.3mg/L的溴氯海因全田消毒。nAI四川养殖网
    寄生虫病:病鳅常见的寄生虫有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等,发病后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用0.7mg/L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向全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用0.5mg/L的晶体敌百虫向全池泼洒,可防治三代虫病。nAI四川养殖网
    ③气泡病nAI四川养殖网
    鳅苗阶段,由于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易导致气泡病。病鳅肠中充气,腹部鼓起,浮于水面。发现此病,应立即加入新鲜水体,平时投饵要注意适量、多样化,并加强水质管理,防止水质恶化。nAI四川养殖网
    ④水霉病nAI四川养殖网
    由于水温较低或冬季鳅体受伤,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病鳅体表有白色棉絮状水霉产生,行动缓慢,食欲减退。发现此病,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10min,也可用浓度为10mg/L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5~30min。    四、模式特点与前景展望nAI四川养殖网
    茭白作为一种常见的水生蔬菜,其质地鲜嫩,味甘实,被视为蔬菜中的佳品;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茭白与泥鳅的种养模式是相互独立的,资源利用没有形成链条,阻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茭白田套养泥鳅种养模式利用茭白和泥鳅均只需浅水位这一共性,在茭白田既种茭白又养泥鳅,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一方面,茭白行株距较宽,可以给泥鳅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盛夏高温季节,茭白丛生繁茂,又可为泥鳅提供天然的庇荫场所。另一方面,泥鳅喜食水中细菌和寄生虫等动物性饵料,可以大大减少茭白病虫害的发生,其代谢物又可作为茭白的优质肥料。因此,茭白泥鳅共生模式,不仅从源头上解决了种养过程中产生的化肥、农药、粪便等污染物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农业推广价值。nAI四川养殖网
    泥鳅养殖:泥鳅、猪和茭白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打造黄金组合 https://46659.com
  •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上一篇: 夏季高温酷暑泥鳅养殖的水质管理

    下一篇:泥鳅苗种培育技术关键点分享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