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繁體

首页 > 资讯 > 信息说法返回

“孙少安”们扎根农村好难:杨春滋

7ph四川养殖网
7ph四川养殖网
这次碰到他,他说,去年就承包了20多栋楼房,还带了5个徒弟,盖房盖到附近二个县市农村。自从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做房子的、修路的事一桩接一桩,但接的是别人转手的工程,一算只要有略有利润,我都接,大的赚不到,也不是我这样的人赚的。前年,别人鼓动我去镇里参加一栋房子招标,先是给送钱,再是请人吃饭就吃了几千,还做什么标书,参加投标,结果标没中,耽误了上十天,才发现是给别人陪跑。从这以后,我再也不想大工程,就从别人手中接些小工程做。7ph四川养殖网
7ph四川养殖网
村里人说大爷爷的三女婿是憨人有憨福。前几年,别人劝他出去打工,他说几个兄弟都出去了,老人没有人照顾,女儿又小,老婆一人忙不过来,干脆留在家里,有事就去做泥瓦工,无事就下口粮田。后来,形势一变,打工的挣了钱,回到家盖楼房,他就包工包料;不包工包料,他就只讲工钱。后来,学会简易装修,能承担一整栋楼的里里外外的活。在老家农村,人们都认同这种建房方式,他不仅生存下来了,而且收入也高。其实,他长期生活在乡村,是个适应市场的精明人,也有了一套生存法则:不做大工程,只做别人看不起眼的小工程;包工的房子愿意做,包工包料的同样做,慢慢地做小有名气。7ph四川养殖网
7ph四川养殖网
大爷爷说,三女婿最有钱,少说一年要挣20多万,但不露富。的确,从他的衣着和消费看,是个勤劳节俭的人,特别是他的一双手,布满了老茧。但他的一对女儿,从衣着和用的手机看,显然高于其它人。 7ph四川养殖网
7ph四川养殖网
四、是外出是留下来的彷徨7ph四川养殖网
7ph四川养殖网
我大爷爷的二女婿在村里有个外号,叫“青水彪”,意思人长得好看,但做事喜欢耍滑头。在大爷爷的四个女婿中,算最聪明的一个,在家种田时,因吃不得苦,家境平平。后来,他儿子初中毕业了,他带着老婆、儿子三人出去打工,先是在北京打裁缝工,他嫌工作强度太苦,又转到广州一木器厂打工。经变换地点、变换工种,收入同其它一起出去的人相差一半。前几年春节回家,大爷爷的其它几个女婿背后议论他,滑里滑稽,走到哪儿都干不长。7ph四川养殖网
7ph四川养殖网
2011年,他看到大爷爷的三女婿做房子生意好,要跟着他做瓦匠。同是连襟,三女婿有几份同情,答应帮他一把,泥里水里干了几个月,收入是高出不少,但他嫌瓦匠也苦,就“三天打雨,二天晒网”,特别是急于赶工的时候,他找个借口不出工。后来,三女婿给结清了工钱,劝他找别的事情做,免得伤害两个连襟的感情。7ph四川养殖网
7ph四川养殖网
长期在外打工,他已满儿子25岁了,还没有对象。这次春节,他四处请人给儿子提亲。他说过年后,老婆儿子要出去就出去,他不准备外出了,准备安心在家做事。我问起他的真实想法,他说,在外漂泊10多年,家里锁门10多年,人到中年,家不像家,钱是挣不完的。准备向郎舅学习,在5亩地上种茶叶,有时间在周围打短工。但还是心有不甘,如果外面有赚钱的门路,还是想去干几年。7ph四川养殖网
7ph四川养殖网
同老家人的交谈中,我认为“少安”们经历农村发展的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更残酷,更现实,逐渐失去“跳板”。第一阶段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为“政策留住了‘少安’们”。 那时农村到处是“少安”,因为政策刚放开,一池春水被激活,为解决温饱问题,初高中毕业的青年人在父辈的带领下,种粮食新品种,学习新技术,还发展家庭养殖,加上国家提高粮油价格,种田积极性高涨。“少安”们就是面对自然灾害,也发出“靠天吃饭,天不下雨,靠地打粮,地不出苗,人有多大本事”的呼喊,但没有离开土地和责任田,这一时期,农村最适合“少安”们的生存与发展。第二阶段是国家取消定购任务的九十年代中期至2003年,为“负担赶走了少安’们”。这一时期,出现了“卖粮难”的问题,农业上的“三提五统”逐年增长,“七站八所”也找农民收费;加上农村水利设施老化,农药化肥涨价,农民种粮出现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一方面农业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负担增长,加之国家政策层面长期得不到解决;乡镇企业相继关闭,以工补农、哺农的源头枯竭。同时,上学、就医等隐情费用增加,因灾、因病返贫等问题突出,于是,迫于生计,“少安”们开始放弃脚下这片耕地,像“少平”一样外出打工挣钱。第三阶段是2003年至2015年,为“资本逼走了‘少安’们”。 这一时期,中央连续发出了13个一号文件,从取消农业税到良种补贴、水利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各级政府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上,给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级政府反复强调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要参与其中。但各级的财政资金是随着项目走,到了乡镇,修路、整地、改水等项目就由专业公司来建设,单个“少安”想参与进去,利用熟人社会的优势,发挥“开疆拓土”的作用,无雄厚的资金实力,也无技术优势,无法进入其中,让外来的资本承揽一切,“少安”只能当“配角”。这些资本的背后,其实际控制人不少都是一些有劣迹的人,村民不认可,但他们同政府掌权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时还驱赶“少安”,逼得他们退而求其安,远走他乡去打工。同时,县、乡镇政府连续10多年提出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招商引资办企业,也把 “少安” 吸引到了城镇。惠农政策最大的赢家是有资本的人。 https://46659.com
  •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上一篇: 我的挨饿经历:赵俊臣

    下一篇:农民工不想进城:非不愿也,实不易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