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口炎又称口膜炎,为口腔粘膜表层的炎症[1]。牛口炎见于釆食粗硬的饲料,饲料不洁或混有尖锐的异物,以及动物本身牙齿磨火不正。其次是误食有刺激性的物质,如生石灰,氨水和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等。近3年该镇发生了10多起牛患口炎的病例,经过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除1头怀孕母牛出现流产外,均完全痊愈。
病例:2016年4日20日,平昌县邱家镇漏明村5社胡某打电话求医,说他家饲养的牛4头,其中怀孕母牛2头,出现厌食,不停地流口水,我们赶到现场确诊为牛口炎,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痊愈,其中1头怀孕母牛发生流产。2016年5月7日,该镇川坪村4社冯某到畜牧兽医站求医:说他饲养的1头黄母牛发生吃草困难,流口水,经诊断为牛口炎,釆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已痊愈。
1.病因:
1.1多因釆食粗硬的饲料,食入尖锐异物或谷物的芒刺,以及动物本身牙齿磨火不正。
1.2误食有刺激的物质,如生石灰,氨水和高浓度刺激性的药物。
1.3长期饲喂发霉的饲草饲料可引起霉菌性口炎。
1.4吃了有毒植物或维生素缺乏等。
1.5继发于某些传染病,如口蹄疫,牛恶性卡那热等。
2.临床症状:
临床上分为卡他性,口疮性,水疱性,蜂窝织炎性,伪膜性,溃疡性及丘疹性等类型。临床以流涎,常混有食屑,血丝。食欲不振或采食缓慢,咀嚼障碍,口腔恶臭,口腔粘膜潮红,増温,肿胀和疼痛为主要特征[2]。怀孕母牛,严重者可引起流产。
3.诊断:
局部温度增高,疼痛,咀嚼缓慢,流涎,即可确诊。
4.治疗:
4.1西医治疗 肌肉注射:头孢噻呋呐0.5gx4支+复方氨基比林10mlx2支,复合维生素B110mlx3支+复方板蓝根10mlx3支,2次/d。连用3--6d。同时用5%的紫药水洗口和舌,2次/d。
4.2中医治疗:
4.2.1外用擦剂(验方):硼砂,元明粉各10g;珍珠,冰片,黄连各2g研末少许擦患处。
4.2.2内服方剂一(验方):生地,熟地,生石膏,麦门冬,牛膝,淡竹叶,知母各40g;朩通,生甘草各20g。舌尖厚腻者:加连翘,莲子芯,黄芩,玄参。口唇厚者:加山栀子,防风,藿香,桔梗。
4.2.3内服方剂二:《天王补心汤》 人参,生地,茯苓,当归,玄参,柏子仁,桔梗,天门冬,麦门冬各30g;远志,石菖蒲,丹参,熟枣仁各40g;五味子20g。
5.预防:
除去病因,加强护理,喂给柔软易消化的饲料。
参考文献:
[1]朱明军.浅谈牛口炎的诊治.[J]新疆畜牧业.20110(09):
[2]董福彪.牛口炎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09):
作者简介:蒲大章(1967---),男,汉族,四川平昌人,大学,官方兽医,高级兽医师。中国兽医协会会员,四川省兽医协会会员,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研究方向:中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