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连续三天报道《“悬崖村”扶贫纪事》,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5月25日-27日,央视推出《“悬崖村”扶贫纪事》,连续三集分别关注“出行难”“扶贫款使用”和如何精准“拔穷根”。
报道中的“悬崖村”,位于凉山州昭觉县支尓莫乡,名叫阿土列尔村,海拔1600米。
山村看起来不高,但地势险要,村民往返村寨,要攀爬落差达800米的悬崖。最近的一条山路,长约4公里,其中有13处峭壁,攀爬全靠藤梯。一些惊心路段,能下脚的地方不到手掌大。
出行闭塞,制约着阿土列尔村脱贫致富。央视记者记录下驻村干部立下“军令状”、啃下“硬骨头”的故事,一些新的变化在村子显现,但过程却异常艰辛,驻村干部用了很长时间普及“合作社”“分红”这样的概念,村民最后用土豆投票表决是否要发展集体经济。“阿土列尔村不是凉山州最穷的村,海拔比它更高的有,交通比它更难的有,自然条件比它更差的也有。”中央电视台四川记者站站长朱兴建说,靠大量“砸钱”改变一个村的面貌并不现实,大凉山的扶贫工作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悬崖村”的痛和变,折射出了大凉山扶贫的急和难。
为什么不整村搬迁?
石漠化严重地区更迫切那里村民常颗粒无收
四川大凉山,是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十二五”期间,大凉山地区已有69万人成功脱贫,剩下的38万贫困人口大都居住在山高路远、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这是央视记者报道阿土列尔村的背景。“这个村确实呈现一种贫困状态,其出行艰难状况挺适合用镜头语言进行表达。”朱兴建说,从中央到省、州、县的扶贫政策正在落地生根,也为驻村报道提供了一个最佳记录点。
据了解,这组报道从去年11月份“踩点”,前后去了五次,集中拍摄是在今年1月份,摄制组驻村一周时间,后期又补充采访了两次。“出行那么难,‘悬崖村’为什么不修路或者直接搬迁?”参与记者张力说,报道必须回答这个问题,否则会让观众更加困惑。
昭觉县公路管理局副局长袁文彬给了一个答案:“测算下来,‘悬崖村’修条路需要投资4000万元,昭觉县一年的财政收入才1个亿。”
然而,该县不通路的村还有33个,为阿土列尔村修路,短期内不现实。整体搬迁暂时也行不通,因为在凉山州还有很多比这个村更急迫需要搬迁的地方。“阿土列尔村的土豆亩产达到三四千斤,比全州平均水平高了一倍,除了出行受到限制外,这个村的气候(环境)相比算不上差。”凉山州发展改革委主任赵玉聪提供了一组比“悬崖村”更严峻的数据:该州有40%多的村子海拔都在阿土列尔村之上,有1600多个村位于石漠化严重地区。
所谓石漠化,就是土壤严重流失、岩石裸露、土地不断退化,村民只能在石头缝里种玉米、种土豆,靠天吃饭还经常颗粒无收。“现在最急需搬迁的是这些地方的群众。”赵玉聪说,凉山州要用5年时间把这个“硬任务”拿下来。
此外,像泥石流这类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随时可能威胁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也要优先考虑搬迁。阿土列尔村的搬迁将逐步展开,但目前并不是最急迫的。
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副局长刘维嘉认为,“大小凉山的彝族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扶贫攻坚中存在许多特殊困难,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暂时不搬迁还有没有脱贫路?
驻村干部决定扶贫先扶智票决成立股份合作社
阿土列尔村有98户人,其中76户住在山上。全村人均土地有0.07公顷,有三分之二的人已经脱贫,确定的精准贫困户为37户。
短期内搬迁困难重重,并不意味着阿土列尔村没有脱贫之路。
四川从对口帮扶单位选派88名干部到贫困县任专职副书记,主抓扶贫工作,从全省各级机关选派了1.15万名干部到基层,开展驻村帮扶。
29岁的帕查有格和28岁的胡文华,即是选派到阿土列尔村的驻村干部,他们分别来自县政府办公室和州委组织部。
“不可能因为没有路,就等着来修路,脱贫等不起。”帕查有格说,他们(驻村干部)也等不起,如果自己打退堂鼓,老乡该有多伤心。
去年12月,四川省下拨了扶持大小凉山彝族贫困地区整村推进的扶贫资金,分到阿土列尔村头上有100万元。据胡文华介绍,除去16万元用于解决学校的饮水问题,剩下的分别打到了村民的惠农卡上。扶贫资金如何使用,成为央视记者关注的重点。扶贫先扶智,两个驻村干部首先做了件让村民们开阔视野、统一认识的事。
村上打算办一个养羊合作社,对于村民来说,这意味着要把已经装进口袋里的钱再拿出来,难度可想而知。“最好就是买羊给每家每户,该5只的5只,该3只的3只,合作社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村民莫色拉洛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许多在外面早就习以为常的做法,在阿土列尔村还是新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