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一些西部省份的山区县陷入难解的教育困局。乡村教师抱怨工作日必须住校不能回家。而教育局长又发愁,多给钱也招不到合格老师。此种尴尬局面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其实,为了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乡村教育,解决乡村教师结构短缺、质量不高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许多政策,比如“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政策”“国培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这些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大量田野调研发现,大学生在乡村学校,尤其是村小和教学点,“进得来”“留不住”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农村在岗教师牢骚满腹,身心倦怠,不安心从教的现象也令人忧虑。
总体来看,导致农村教师结构短缺、质量不高、不能安心从教的主要原因,是农村教师职业的边缘化以及农村教师筛选机制的偏误。由此看来,强化教师职业吸引力和职业认同感,采取人性化管理,才是解决之道。
相关研究表明,提高教师收入是留住农村教师的必要举措,但教师收入提升必须达到一定阈值才有实效。工资是教师生存的保障和人力资本价值的显现,更是对其在贫困地区工作的效用补偿。当工资收入水平没有达到一定阈值时,在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下,农村教师选择逃离是一个必然现象。只有加大中央、省级政府统筹,建立起农村教师收入递增的财政分担机制,农村教师职业才真正具有吸引力。按当前物价、消费和行业平均收入水平测算,笔者建议,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师平均年收入应达到6万-8万元,并实行“乡村教师收入翻倍计划”。
强化教师职业认同感,把好教师入口关。当前,农村教师补充政策中普遍出现了教师“边补充,边流失”的现象。这种现象与政策制定中强化教师学历标准,弱化教师职业认同感有直接关系。研究发现,农村地区流失教师群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收入水平低而放弃教师职业;另一种是教师本人对教育缺乏内在认同,从教只是暂时性、过渡性的选择。
事实上,任何形式的教师流失都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要完善教师筛选机制,在源头上把好教师入口关,将那些不是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挡在教师队伍之外。目前,国家对师范生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对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的政策倾斜,吸引了大量高校毕业生。然而,上述政策也诱发了一些学生的“投机行为”——要么以低分进入师范大学,要么暂时进入教师队伍规避就业压力。这些缺乏职业认同感的教师,在农村艰苦的环境中更易产生逃离感和职业倦怠,更容易离开教师队伍。因此在选任师范生和聘任教师时,我们不仅要考察他们的学历和技能,而且应当优先考察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让农村教师安心留下来,还离不开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面对农村教师收入低,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的处境,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教师的刚性管理,严格限定教师的工作分配和住校时间,严格教师的绩效考评。但事实上,农村教师也是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体,他们在本职工作之外还要承担生儿育女,照顾家小的重任。特别是那些远离家庭的农村老师,承受了常人未能体验的艰辛。教育管理的对象是人,应该“以人为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不应是自外而内的监管和控制,而应是基于对教师的信任和人性关怀。因此,如何实施人性化管理,激发教师的活力和潜能,的确是一个难题,也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雷万鹏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