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银耳干品总产量达24万公斤,同比增加 3万公斤,产值达1.2亿元,其中示范片产量达 20万公斤,产值达1亿元,增长15%。这是我县银耳继去年丰产之后再上新台阶。
通江是农业大县,发展农业成为全县主导产业。2010年,我县被省政府首批命名为“食用菌基地强县”之一。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四大产业富民、开发资源强县”的发展战略,将食用菌作为立县兴县的主导产业之一,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四川一流,盆周山区第一”的园区建设规划,出台了加快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强基础设施、核心示范区和体系建设,加大产业化经营力度,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使食用菌产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我县食用菌规模达3.26亿袋,产量达15.4万吨(鲜品),实现产值16.5亿元。
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我县从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大优种引进、培育和推广应用力度,在全县范围内重点普及“银科-01”、“银科-02”、“太空银耳”等银耳优良品种,全面提高良种覆盖率,促进了银耳产量的全面提升。
大力推广和普及高产技术。县银耳科研所通过农技推广体系,阳光工程等项目,不断加大技术服务力度,积极组织银耳种植大户通过多种形式技术培训、科学种植,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切实为全县银耳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该县通过招商引资,积极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到通江种植银耳,使通江银耳享誉国内,走出国外。
示范带动,多方资金支撑。按照食用菌基地强县的要求,我县在全县规划建设建成了一园(周子坪中国银耳产业园),两片(诺水河万亩食用菌示范片/陈河万亩银耳示范片),四带(小通江河银耳10万亩木耳产业带/大通江河香菇10万亩产业带/三溪药用菌万亩产业带/诺江镇蔬菜型食用菌产业带)的食用菌优势产业带,基地区域化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通过整合农牧、水利、农业开发、扶贫、国土、交通等专项资金,进行统筹规划,捆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银耳产业园和高产创建示范区倾斜;又从财政上拨付“食用菌基地强县”建设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奖励银耳种植大户和银耳种植企业,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户和企业的种植积极性,确保了“食用菌基地强县”向“食用菌基地提升县”目标的顺利实现。
https://www.4665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