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的生猪住 ‘标准间’、吃‘自助餐’,排放的猪粪便经发酵后还是杨梅树及蔬菜的上等肥料。这种种养一体模式,不仅实现了零排放,每年每亩仅化肥钱就要省去300多元,杨梅果和蔬菜也更生态。”3月27日,笔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鑫江杨梅产业园的养猪场,场主成洪波告诉笔者。
今年40岁的成洪波之前一直从事电器销售和生态农产品种植,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2013年3月,他对全国杨梅种植市场前景进行考察后,在妻子支持下,从泸州城里来到江北镇干坝村,流转了面积超过1000亩的20多个山头和坡地,引进了10余株优质杨梅树,投资建设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产业园,并成立泸州颗颗红杨梅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投入300多万元资金,用于杨梅种植和能繁母猪引进。
成洪波介绍,养猪场有养殖区、饲料加工区、仓库区、粪便处理区和生活区等5大区块,其中养殖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任何人进入都要经过紫外线消毒。笔者随后来到养殖区,只见猪舍干净整洁,还摆满了各式花草。进入猪舍一看,每个栏位都安装了自动料斗与自动饮水器。“时代不同了,仔猪不仅住 ‘标准间’,还能吃‘自助餐’。”成洪波笑着说,养猪场实行自动化喂料喂水,猪只要一碰自动料斗或自动饮水器,饲料与水就会自动流出来。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仔猪的饮食新鲜健康,还能使猪舍长期保持干燥清洁。
在粪便处理区,笔者则看到一根根排污管道通往这里。成洪波告诉笔者,仔猪的排泄物全部流到沼气池,经净化和发酵后,再通过管道将这些上等生物肥抽到山上的囤肥池,然后经管道再浇灌杨梅树和树下套种的时令蔬菜。由于猪粪经过发酵后的化肥料养分充足,杨梅的生长根本不用再施用其它化肥,而且杨梅树的病虫害也减少了很多。而树下套种的各类时令蔬菜,又满足了养猪场对上等青饲料的需求。
江北镇农业中心畜牧技术人员说,成洪波的生态循环养猪场,采用 “生猪+果园+蔬菜”的种养模式,实现了农民节收增收和生态环境的“双赢”。成洪波仅靠这一模式,每年节支增收就达30万元。
成洪波还告诉笔者,今年,他的养猪场还准备再投资近20万元引进80头优质能繁母猪,使养殖场母猪头数达到200头,年出栏仔猪达5000头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