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 GDP 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 ” 提出的大背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时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时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 CO2 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此背景下,碳足迹 ” 低碳经济 ” 低碳技术 ” 低碳发展 ” 低碳生活方式 ” 低碳社会 ” 低碳城市 ” 低碳世界 ” 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抛弃 20 世纪的激进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二、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
低碳经济 ” 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 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能源的未来 : 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能源平安和气候变化的威胁,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 2020 年英国 80% 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
2006 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 ? 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 GDP1% 投入,可以防止将来每年 GDP5% 20% 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7 年 7 月 , 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 标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7 年 12 月 3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 15 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 2009 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 ” 该 “ 路线图 ” 为 2009 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 2020 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 25% 至 40% 巴厘岛路线图 ” 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 2008 年 “ 世界环境日 ” 6 月 5 日)主题为 “ 转变激进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
2008 年 7 月, G8 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 2050 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50% 临时目标。
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还应追溯至 1992 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 1997 年的京都协议书》
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对低碳经济的观点
张坤民:采用低碳经济的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如果能在中国付诸实施,许多环境与发展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
牛文元: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
李旸: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动身,找到中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根源。必需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 “ 用 ” 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 “ 体 ” 层面存在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动身,才干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叶文虎:中国文化中,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由来已久,即所谓 “ 前人种树,后人纳凉 ” 企业经营,应当遵循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古训,肩负起社会责任。
陈佳贵:维护气候已经刻不容缓。所面临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应当,而在于谁和如何采取行动。实现低碳经济要求人类行为方式上的转变,以避免奢侈和浪费的碳排放。
何建坤: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幅员的强大力量。
夏堃堡:低碳经济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低碳生产,一种是低碳消费,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潘家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不可能在减排方面 “ 唱高调 ” 应强调节能优先,从节能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致性上,强调低排放发展。
胡鞍钢: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最大的环保节能市场,最大的低碳商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国。
张世秋: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庄贵阳:低碳经济区将成为中国下一次工业革命的示范区、未来中国大规模经济转型的实验地。低碳经济区的建立与否及如何建立,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政治远见和政策水平。
张世钢: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各利益悠关方应当 建立创新型伙伴关系 , 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林辉: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 ” 和谐社会 ” 科学发展观 ” 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 “ 天人合一 ” 道法自然 ” 仁信礼德 ” 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
鲍健强等:既要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入手,转变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也要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中寻求节能途径,推广节能技术;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