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合作社+农户,村民土地入股分红”这种发展模式,拖船村的村民看到了希望,纷纷表示如果收益划算,明年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多入股份,早日实现致富奔小康。
拖船村四个组的土地里出产的茵红李,口感脆、甜味重、爽口有嚼头。为了让茵红李能真正成为一项特色增收产业,共乐镇在拖船村先后发展760亩,带动起村民种植,今年收获后效益好就会逐步推广,扩大种植面积。“经过请专家和多方考察研究,我们认为拖船村四个组的土壤很适合种植李子,下一步我们还将尽可能为百姓搭建平台,尝试李子树下种低杆作物;协调保护农户茵红李的种植、销售,提供资金、技术、政策支撑,鼓励专合社发展,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朱远军说。
“种植茵红李的同时,配套在林中种植党参、草莓,发展乡村休闲游;春天赏李花,夏秋摘鲜果。然后接着发展农家乐……”展望未来,李家清信心十足,笑容满面。
记者手记:
让荒山变“金山”
□ 列英 张云杉
目前,在我市广大农村里,多数的专业合作社都是以“公司+基地+农户”或者再加专合社的经营模式运行,而兴文共乐镇拖船村让农民用土地入股的形式新颖,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接纳。这样的好处有三,一是农民没有资金风险;二是把闲置的土地有效利用起来了;三是收入分配更多倾向了农户,给农民增收致富带来了希望。
在一些边远的山村,因为许多青壮年进城务工,家里留下老人和小孩,劳动力缺乏,田间地头地除了种植一些传统农作物和低杆农作物,家里大多的土地和山头都是“荒山”。如何有效利用土地、科学用地,这也是各级各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
政府部门在为百姓给予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的时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地扶持、给予,要进行前期的调研和考察,了解当地的农民最渴望什么样的扶持?当地的土壤最适合种值什么?当地最需要发展什么产业?只有了解了这些,帮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受到人民群众的掩护和爱戴。
希望在广大的农村里,政府和更多的专业合作社科学帮扶、科学引导、科学用地,让更多的荒山变成是“金山”。
[ 四川养殖网 https://www.46659.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