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亩蔬菜日产量数十吨,“土溪场镇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加起来只有1.5至1.8万人,要想就地消化根本不现实。”镇长肖毅说。
辛苦一个春天,收入打了水漂,菜农们郁闷不已。万合村5组张赛云种了三四亩地的蔬菜,以前收入三四万元,今年只有八九千元;而同村的周国清,今年仅有四五千元。他们说,今年销得好的人家,收入也就1万元左右,一般的只有几千元。
及时补救 土溪蔬菜缘何滞销
5月下旬,葡萄坝蔬菜基地曝出滞销的消息后,当地党委政府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特别是青椒采收后期,土溪镇政府加大了外销力度,主动联系客商,召集经纪人开会,与县商务局、县工商局对接启动土溪蔬菜“进超市、进学校、进单位伙食团”活动,并将蔬菜品种、价格等信息发布到网上。其时览阙路修路限行,镇上还派出一台服务车开道接送,不让前来拉菜的汽车受影响。但是,这些“迟来的爱”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没能从根本上缓解卖难问题。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土溪蔬菜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土溪镇万合村党支部书记王帮平总结了三个原因:一是天气影响。今年春天气温偏低,蔬菜上市推迟了20天左右,集中采收时与其它地方蔬菜“撞车”,出现卖难。二是青椒采收中期阴雨连绵,病虫害增多,腐烂的多,品相不是很好。三是过去主要的销售地通南巴平今年发展了大面积的青椒和时令蔬菜,外销市场没了。此外,菜农们说,专业合作社没有充分发挥联系客商、拓展市场的作用,也是销售遇阻的原因之一。过去,葡萄坝蔬菜光是坐等客户上门,就能销售一空;今年形势突变,专合社缺乏销售信息和客商人脉,“守株待兔只能等死”。
出路在哪 政府和专合社应服好务
打造葡萄坝蔬菜基地,土溪镇政府当年没少下功夫。镇长肖毅说,前几年遭遇洪灾,光清理淤泥、翻耕河滩地,政府就花了几百万元,同时硬化了田间便道,平时还对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
针对农民反映“土溪镇没有农贸市场,上街卖菜被城管撵来撵去”的抱怨,肖毅这样解释:农贸市场是个遗留问题,当年开发商在农贸市场坝子上修建了商品房,底楼修成单间门市,而将农民自产自销的市场设在了楼上。农民都有沿街摆摊卖菜的习惯,不愿上楼销售。今年,蔬菜卖难问题出现后,镇政府专门规划了一条街作为菜市场。
记者采访时,菜农们说县上去年承诺每亩蔬菜给予200元补贴,至今未兑现。肖毅说,补贴的问题镇上正在与县上衔接。
有种菜习惯,有种植经验,有成片规模,那么土溪蔬菜出路何在?
肖毅说,作为一级政府,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责无旁贷,政府该做的就是服务。“我们只能引导农户种植,种什么种多少不能强制干预,土溪蔬菜销售渠道主要是外销,市场调节谁也不能完全把握。”今后,政府要主动掌握周边相同品种的种植、面积等情况,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改变传统种植模式,鼓励发展名特优新蔬菜,产前摸信息、产中供技术、产后找市场,充分发挥专合社“走出去”的作用,让农户既丰产又丰收。 [ 四川养殖网 https://www.46659.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