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资企业开始凸显亏盈两极分化
随着农资市场体系改革风暴的强悍刺激,我国农资(化肥、农药、农机)凸现出两种营销模式。一种是竞争型企业五花八门的“上门推销方式”;一种是垄断型企业新生的“坐堂迎宾方式”。
“坐堂迎宾方式”是农村基层单位(专业合作社或农民合作社)直接对生产厂家采购研究开发的现代农资产品。这类产品一般是在全国统一定价,计划供应,按需分配,不需要人力推销,生产厂家使用现代电子科学全程技术跟踪,假冒伪劣商品无空子混入。因此,“坐堂迎宾方式”是实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实现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资料进步的必然。
“上门推销方式”是政府正在积极改造的不规则人力推销方式。对农资市场造成极度混乱和严重危害的传统推广方式。很容易使假冒伪劣商品乘虚而入,大发洪财,坑害用户,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生存。因此,人力“上门推销方式”应建立在有严格控制供销网络的基础上,合法运作,公平竞争。
稍微细心的人都会发现,在手机通讯极为普遍的今天,竟有人为发不出“加急电报”而耿耿于怀,这就不排除死脑筋的经销商进了些早已淘汰的过时产品,坐堂等买卖,不赔才怪哩!中国农资市场从产品缺乏到全面过剩,从产品竞争到品牌竞争,从单一要素营销到系统整合,新一轮的洗牌早已开始,竞争全面升级,决定胜负的已不是单纯的市场运作,而是战略思路、运营系统、人力资源、资本实力!在这种环境下,经销商务必要对自身的运营能力做全面评估,切忌急于求成。现实中有很多自有品牌的经销商,因为人力资源跟不上或资金断流,导致品牌夭折,损失惨重!
仅有极少数农资经销商摸索到了品牌的希望,初尝甜头。越来越多的大经理把寻找商机的希望寄托给互联网搜索引擎,百度一下,商机就出现。陕西省渭南高新区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其产品是垄断(无竞争对手)市场的产品吧?当然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没有第二家。更为幸运的是:这家公司的市场运作模式与众不同,是公司直接服务用户的“农资直销”模式,中间(代理商)环节全部剔除,各地区的农资批发大户摇身一变成了总公司的“驻外办事处”。该办事处直接执行总公司的营销政策,广告及售后服务经费完全总公司负担,享受总公司的最高待遇。这样,农资批发大户就在当地区轻而易举地坐山为王,滚滚财源如秋风落叶一般进了他们的腰包。精明的老板们再审时度势,抓几个典型作为范本,开些现场会之类,让用户亲眼看到现代科研成果的巨大威力,这个品牌市场的主导权就牢固的把握在开辟者的手中了,其回报不言而喻。
然而有更多的农资经销商却认为自建品牌操作难,难于上青天。拥有一个强大的品牌当然再好不过,但是作为经销商,一定要明白:什么是品牌,其作用何在?很多经销商认为产品名称就是品牌,无疑是对品牌内涵的曲解。品牌是一种文化,好的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增值的源泉是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产品本质的印象、投入和产出比。只有将产品独特亮点与目标用户的愿望相吻合,并通过长期的整合营销运作,才能成就强大的品牌。陕西省渭南市高新区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不但能使促花王2号闪电般的造福于大江南北用户,而且其他科研成果促花王3号、壮蒂灵系列、护树将军、愈伤防腐膜、新高脂膜、果树促控器也独领风潮,独树一帜,不愧“品牌星火”之称。因为这些产品科技含量深受用户的信赖,所以首先加盟的农资经销商无不为之丰厚的回报而感动。该公司驻洛川办事处处长张占民自豪的说:“就这几种产品,不到六十天轻轻松松地赚了12万多元人民币,如果操作到品牌效应,再翻4倍也不成问题!”
品牌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经销商一定要审时度势,若经商思维确实落后,就不要盲目跟风,做代理商同样是寻找明智的选择。从大环境和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已进入品牌创立从制造商领域向经销商、服务商领域延伸的新阶段,最出色的经销商将是拥有自己强势品牌的经销商,这是大势所趋。经销商自建产品品牌也符合发展趋势。笔者建议:经商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赶时髦,赚钱才是硬道理!品牌只是提高经营能力的重要工具之一,并非企业经营的全部。赢利并且持续赢利才是经销商唯一的经营目标。无智地看重别人已成熟的品牌,并不惜代价的盲目猎取,只能变成“品牌”奴隶!不少经销商就陷入了这个泥潭,为建品牌而建品牌,大把的银子花进去,却连个广告费的本儿都没捞回来。因此,经销商要建立自有品牌,一定要认清品牌的意义,对品牌建设的投入要保持高度理性,决不能为了“品牌”而拼命。(薛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