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污染是制约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平昌县积极探索,因地制宜,不断强化养殖业主作为治污主体的社会责任,鼓励养殖场(户)配套建设治污设施,初步形成了5种粪污综合治理模式。
一是发酵床养殖模式。江口镇大运村孙剑锋生猪饲养场、平昌鑫旺养殖公司等,建立发酵床,添加秸秆、稻草和锯屑等发酵基础物质和发酵微生物等,让粪尿在垫料中发酵分解,将粪便处理提前到养殖环节消纳,变成有机肥,栏舍不用冲洗,无臭无蝇无污染。
二是粪便生产有机肥模式。位于平昌县星光工业园的平昌万通达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发酵罐、发酵剂为核心,低成本处理有机废物,将禽畜粪便加上秸秆粉和发酵剂,混合搅拌后入罐发酵生产有机肥。据介绍,公司总裁孟树胜根据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农作物需肥状况,成功研发了生物专用肥,目前已有油菜、水稻、玉米“草虫清”专用生物肥在实践中推广应用。该研发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多次获奖。该公司于2012年8月开始建设,2013年3月建成投产,有生产厂房2000平方米,机械设备投资250万元,生产线4条,具有年产30%腐植酸类生物有机肥(壮根增产灵)10000吨的能力,产品不仅应用于水稻、玉米、油菜等大田作物,而且可用于茶叶、花卉及瓜果蔬菜,增产效果显著。公司力争在3年内,建成年产有机肥10万生产线,可处理30万吨禽畜粪便(相当于40个万头猪场的猪粪量),可实现年产值3.2亿元、年利税8700万元,
三是沼气工程消纳模式。全县新、改、扩建的养殖小区、规范养殖场配套建设标准沼气池,其沼气用作农户生活燃料以及仔猪、保育猪取暖保温,沼液和有机肥供应周边牧草、果园、林地、菜地。
四是种养生态循环模式。平昌温氏公司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对合作养户统一实行资源化利用粪污,利用周边农田、林地完全消纳,形成“猪-沼-果(菜、林、茶)”、“种-养-加”等生态农业链。目前,全县大面积养户均采用循环养殖模式。
五是干粪集中处置模式。平昌今年新建14个养殖小区,采用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排放设计,干粪集中定点经堆积发酵后还田,污水、尿液通过排污管进入沼气池。实现了污水地下收集、粪污集中堆放、循环清洁标准的生态循环。
[ 四川养殖网 https://www.46659.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