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在我国有近2000年的应用历史,近年来随相关科学研究的进行,蜈蚣的传统药用功能不断得到证实,同时一些新的生物活性也不断被发现。长期以来我国蜈蚣药材的供应基本依赖野生资源,近年来由于蜈蚣产区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环境不断恶化,野生蜈蚣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加上传统的人工捕捉的人力成本也不断上升,药用蜈蚣市场供应出现一定缺口,蜈蚣价格也不断上涨。我国蜈蚣养殖产业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但是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且极不规范,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目前市场上很多不法商人借所谓“公司加农户模式”进行虚假宣传,夸大蜈蚣养殖的前景,引诱养殖户盲目引种,从而获得不法收入,严重危害养殖户的利益,并对蜈蚣养殖产业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蜈蚣养殖产业是一项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待的产业,本文对蜈蚣养殖产业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了目前蜈蚣养殖产业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目前养殖业中突出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蜈蚣养殖
一、蜈蚣的分类和生物学特性
1、蜈蚣分类及药用蜈蚣种类
蜈蚣属节肢动物门,气管亚门,多足纲,蜈蚣目,大蜈蚣科。目前,全世界蜈蚣目已经记述了3个科32个属620种动物,中国有蜈蚣目种类3科5属30种(亚种),其中最常见的为少棘蜈蚣。药用蜈蚣种类有少棘蜈蚣(Scolopendra mutilans L.Koch),多棘蜈蚣(Scolopendra mutilans Newport),模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uipes Ieach),哈氏蜈蚣(Scolopen?dra dehaani Brandt)[1]。我国药典收载的品种为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2],少棘巨蜈蚣也是目前药材市场和蜈蚣养殖市场的主要品种。
2、蜈蚣习性
蜈蚣喜群居,胆小易惊,栖息于阴暗潮湿环境,如石块间、墙角或草堆等处。蜈蚣为变温动物,有冬眠习性,每年立冬前后冬眠,翌年惊蛰后出洞觅食。蜈蚣属杂食性动物,具有饥饿时相互残食的习性。畏光怕渍水,昼伏夜出,一般在晴天无风或微风夜晚活动活跃,每天20-23时是蜈蚣活动高峰。
气温在25℃以上比较活跃,20℃左右活动一般,15℃-10℃活动量少,10℃以下活动更少,甚至不活动。夏季天气闷热气温高是蜈蚣生长活动的高峰期,尤其是雷阵雨后活动更为活跃。
3、蜈蚣的繁殖特性
蜈蚣雌雄异体,异体受精、卵生,有孵卵和育子的习性。繁殖过程包括交配、产卵、孵化等过程。雌性蜈蚣头部扁圆呈饼状,雄性头部稍有隆起呈椭圆形,雌性躯体较大,躯干部较宽,腹部肥厚,雄性体型小,躯干部窄,腹部紧缩薄瘦。野生状态下雌蜈蚣4龄后性成熟,每年5-7月产卵(地域不同稍有不同),每年产卵一次,每次产卵20-60枚不等[3],母蜈蚣产卵后将卵团抱于怀中孵化,孵化过程中受惊扰易吞食所产的卵,一段时间后重新产卵。蜈蚣卵的孵化期一般在21-24天[4],幼体孵出后数天后离开母体独立生活[5]。人工养殖条件下,幼虫至少生长2年才能达到药用标准。各种蜈蚣都有自己的年龄与体长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野生状态下正常生长下的少棘蜈蚣,一龄时体长为5cm,二龄7cm,三龄9cm,四龄11cm,五龄12cm,六龄13cm。四龄的蜈蚣即为成体蜈蚣,具有繁殖能力。有研究[4]表明少棘蜈蚣幼体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饲养9个月平均体重仅1.136 7g,1龄蜈蚣平均体长仅6cm。
二、蜈蚣的药用价值及应用
中医学认为蜈蚣性辛、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等功效[6]。临床经验表明蜈蚣具有止痛、拔毒、活血等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喁,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等疾病[7]。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蜈蚣具有抗菌、抗肿瘤等功效,蜈蚣提取物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8,9]。刘细平等[10]研究发现蜈蚣提取液能抑制裸鼠Bel-7404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荷瘤裸鼠的胸腺指数及脾指数,增强裸鼠免疫功能有关。另外蜈蚣毒今年也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11,12],其化学成分也不断被揭示[13,14],其中很多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