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脖子病 又称大脖子、腮腺炎。
病原 嗜水气单包菌嗜水亚种
症状 腹部泛起红色雀斑,逐渐溃烂,不吃食,步履迟缓,颈部皮肤充血,发红肿胀,不能伸缩,解剖观察肝脏肿大,脾肿大,严峻时口、鼻出血,对成鳖危害尤以严峻,人不得食用因嗜水气单包菌致死的鳖。
防治( 1 )鳖池严格消毒,常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清塘,分别达到 150 克 / 米 3 和 20 克 / 米 3 浓度,鳖放养后加强水质治理。
( 2 )首选预防药物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为敏感药物,每千克鳖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 15 万国际单位混入饲料内投喂 5~6 天或直接打针治疗,病轻者基本上一次可治愈。
二、腐皮病
病原 主要为产气单胞菌,另外有假单胞菌和无色杆菌等。
症状 多为鳖受伤后感染所致。颈部、四肢、尾部和裙边等皮肤溃烂,严峻时骨骼外露。
防治( 1 )凡购运鳖一定要在放养前用高锰酸钾、 pv 碘等消毒剂浸洗,水温 200C 以上浸洗 40 分钟,可达防治目的。
( 2 )加强水质治理,按期全池泼洒 0.2 克 / 米 3 浓度的 TCCA (强氯精)或 0.1~0.2 克 / 米 3 浓度的漂白粉精片。
( 3 )病鳖可打针治鳖灵 1 号,并用 10 克 / 米 3 浓度的磺胺类药物或链霉素浸泡病鳖 48 小时, 6~8 天为一疗程。
三、穿孔病(洞穴病)
病原 嗜水气单包菌为主的多种病菌。
症状 背甲泛起白点并渐成白色斑块,病情继承发展,在背甲上形成白色疮痂,并在附近出血,揭去疮痂可见深的小孔,严峻时常与腐皮病并发。
防治( 1 )稚鳖进温室饲养防止团鱼受伤,防止鳖池剧烈的温度变化。
( 2 )按期用生石灰和强氯精消毒。
( 3 )平时每半月投喂 5~6 天 “ 鳖康 1 号 ” ,发病时随时喂药饵,同时泼洒 “ 鳖康 1 号 ” ,加速治愈。
四、出血性败血症
病原 嗜水气单包菌。
症状 初期鳖体表有大小不一的红斑,进一步发展,泛起红斑溃烂脱落或形成玄色痂状物,有的鳖甲泛起化脓病灶或泛起火山口样浮泛。
防治( 1 )加强池水消毒和残饵清除。
( 2 )病情较轻者每千克鳖在饲料中掺菌必治 2000 单位,较重病鳖每只肌注 2 万单位菌必治。一个疗程 10 天。
( 3 )用 “ 治鳖灵 1 号 ” 打针 1~2 次,同时留意环境消毒,也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但重病鳖难以奏效。
五、白斑病(毛霉病)
病原 藻状菌目霉菌科毛霉菌属的一种霉菌感染。
症状 鳖背部、四肢、颈部和裙边等处泛起白斑,初期在边沿部门,逐步发展成表皮坏死。初期检查可将稚鳖置于水中,可观察到云块状白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