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繁體

首页 > 水产 > 其它类别返回

长薄鳅四种常见治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Bleeker)隶属鳅科、薄鳅属,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江段及其支流,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是一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名优经济鱼类,足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的一种。常见个体O.2~0.4千克,最大个体达3.0千克。
  推荐阅读:长薄鳅【泥鳅品种】
  长薄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一般发病率很低。但由于长薄鳅通常采用静水饲养,水质容易恶化,故鳅体一旦受到损伤,极易引起疾病。在人工养殖时,常由于管理不善使长薄鳅极易发病,从而造成经济损失。下面将我所在长薄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叙述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关阅读:长薄鳅的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屈桡杆菌引起的鳃组 织腐烂的疾病,终年都有此病的出现,但在水温12℃以下时较少发生。一般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在15℃~35℃水温越高越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密度越大,水质越差,越易暴发流行。
  症状识别:个别鳅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鳃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鳃上有污泥,多粘液,严重时鳃盖有透明小孔。
  治疗:全池泼洒二氧化氯O.5~1克/米,隔2~3天再泼一次,连用3次。
  预防:烂鳃病的发生和水质恶化有关系,所以要注意养殖水体的预防性消毒。
  、烂鳍病烂鳍病亦称赤鳍病、腐皮病,是由短杆菌感染引起。水质恶化、蓄养不当时最易诱发该病。此病只在夏季流行。
  症状识别:病鳅背鳍附近表皮脱落,呈灰曰色,严重时鳍条脱落,肌肉外露,不摄食,导致死亡。
  治疗:
  ①用漂白粉进行水体消毒;②用每毫升含10~15毫克金霉素的溶液浸洗10~20分钟,每天浸洗1次,1~2天即可见效,4~5天痊愈。
  预防:天气炎热,微生物容易滋生,所以定期进行消毒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打印病由嗜水气单胞菌的嗜水亚种感染所致。该病主要流行于7~9月,该病病程较长,虽一般不引起病鳅急性死亡,但严重影响长薄鳅的生长和观赏价值。病情严重时也可引起病鳅的死亡。
  症状:一般在肛门附近出现小红斑,继而形成圆形、椭圆形或漏斗形的溃疡状深凹,边缘充血发红,形似打了一个深深的红色印记。严重时可见骨和内脏。
  治疗:全池泼洒季胺盐络合碘0.6毫克/升,3天后再泼一次,如情况未根本解决可再用1次。
  预防:定期进行养殖水体的预防性消毒,可预防打印病的发生。
  、赤皮病是一种由荧光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长薄鳅体表充血发炎的疾病。用网围捕、长途运输等擦伤鳅体或水质恶化时,极易发病。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其是在捕捞运输后最易暴发流行。
  症状识别:病鳅体表充血发炎,病鳅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烂掉。
  诊断:本病病菌不能侵入健康长薄鳅的皮肤,因此病鳅有受伤史,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
  ①可用恩诺沙星拌饲料投喂(每千克饲料用药20~40毫克);②可用渫白粉全池泼洒(每立方米养殖水体用药1克,隔天泼一次,连用3次)。
  预防:该病的发生主要和鳅体受伤有关,所以防止鳅体受伤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如果鳅体己经受伤可以采取对水体进行消毒和对伤鳅浸洗消毒的方法,防止该病的发生。
[ 四川养殖网 https://www.46659.com ]
  • 上一篇: 长薄鳅的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和病害

    下一篇:泥鳅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