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M isgurnus angu illicaudatus)又名鳅、鳗尾泥鳅、真泥鳅。在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是我国常见的经济淡水鱼类之一。由于泥鳅是小型鱼类,具有肠呼吸的功能,对水中溶氧要求比其它鱼类相对较低,特别是能适应浅水、小水体和易与其它水生动物共生等特性,所以,近年来,人们尝试了不同的泥鳅养殖方法与技术,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发展泥鳅的养殖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泥鳅的技术多源于传统池塘养鱼。泥鳅池塘养殖对水质要求较低,耗水量小,既节约水源又保护环境。泥鳅的养殖对池塘面积要求也不大,不适宜养殖其它鱼类的中小型池塘都可以用来进行泥鳅养殖。王卫民等[1] 在总结了水泥池培育鳅种的成功经验并分析了土池培育鳅种失败的原因后,提出了土池和水泥池大规模培育鳅种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在池塘养泥鳅高产技术方面,尚元富[2]曾利用1334㎡左右的土池精养泥鳅,每667㎡产量达到1816.2Kg,平均增重率达到24.9%,养殖周期为3个月。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3]利用6670㎡池塘养殖泥鳅,每667㎡放养80Kg,养殖期为125天,每667㎡收获165Kg。储松元等[ 4]对泥鳅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养殖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认为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在30-100㎡,池深40-60cm,池中开挖溜,以利用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淤泥深15-20cm,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约占池总面积的25%。李玉环等[5]认为,泥鳅池的土质以黏土为好,在黏土中混加腐殖土有利于泥鳅天然饵料的繁生,有利于提高泥鳅的产量,在黏土池塘中生长的泥鳅其体色黄、脂肪多、肉质好、味道美。相反,在沙土质水体中生长的泥鳅,体色黑、脂肪少、肉质差、味道差。
在不同水源条件下也可采取措施养泥鳅,吴凯等[6]认为,季节性缺水池塘前期的池水靠外来水源补充,由于此时池水渗漏快,用量大,提水费用高,所以更应注重科学用水和合理补灌。第一次注水,加灌40-50cm,通常7-10天就要补灌一次,一般使池水保持在40cm即可。根据养殖实践,放养初期由于鳅种个体小,池塘负荷量小,池水不宜过深,过深反而不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和泥鳅摄食。随着鱼体的增长,67月份池水可适当加深到50-60cm,此时水位的掌握以水质不恶化,水温不过高(<℃)为度。补灌水时尽量安排在中午或清晨。中午灌水可调节水温,清晨灌水可辅助增氧。随着汛期的到来,水位自然上涨,池水可达到正常深度。8月份以后池水要保持在1.5m以上,并加强投喂和管理。放养量根据池塘条件及设计产量而定。前期水源有保障,后期水位较深的池塘设计产量可适当高些。一般每667㎡产400-500Kg的池塘,放种量60-100Kg;每667㎡产700-800Kg的池塘,放种量100-150Kg。
泥鳅养殖
二、水田养殖
利用稻田或种植其它水生经济作物,如莲藕、菱白、慈姑等的水田养殖食用鳅,不仅不影响这些经济作物的产量,而且可提高水田的综合产出和整体效益,可一举两得。
水田集约饲养泥鳅,饲养管理要求与池塘相似,要做好投饵、施肥以及水质控制工作。粗放饲养则根据天然饵料状况做好施肥工作,保证泥鳅充分摄食。在利用水田饲养泥鳅的管理中,经济作物和泥鳅两者要兼顾,如在水稻田晒田、搁田和施药的时候要及时将泥鳅集中到鱼沟和鱼坑中,施药要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并注意喷施方法,尽量不让药物进入水体中。水田饲养泥鳅,放养密度掌握在每100㎡水田投放规格4-6cm的鳅种5-7.5Kg,收获量一般是放养量的5-7倍。据易亮报道[7],在水稻本田生态环境下投饲、施肥精养泥鳅,4个月内增重量可达2-4倍,泥鳅产量一般可以达到300Kg/667m2,稻谷单产通常可以增产20%左右。宋长太[8] 报道了利用稻田进行人工催产自然繁殖孵化,大田培育鳅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