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观赏鱼长期生活在人为营造的特殊环境中,条件优越,养殖面积又小,对水质的管理也较严格细致,种苗淘汰率高,更少与外界接触,因此与自然水系交叉感染疾病的机会就很少。
但与野生鱼相比,许多观赏鱼由于生活在适温环境中,娇生惯养,体型、觅食量与活动量都较小,而且受外界气候、饲养条件变化的干扰少,缺乏自然环境的磨炼,因此抗病能力较差。另外,观赏鱼更容易受到来自人类社会活动所造成的疫病传播的威胁。
观赏鱼的疾病种类和致病原因很多,但无论哪种疾病,也不管什么原因,都应本着“养是基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便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观赏鱼疾病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由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引起,如由寄生虫、真菌、单细胞藻类、细菌及病毒等引起的疾病,统称生物性疾病。其中由寄生虫引起的鱼病特点是发病和传播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也较容易。由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疾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有较强的传染性,故称之为观赏鱼传染性疾病,此类鱼病不易防治。寄生虫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又称为侵袭性鱼病。
另一类疾病称为非生物性鱼病或生理性疾病,主要是由水体环境中的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引起,或因鱼体生理机能失调所引起的机体代谢障碍或机能紊乱而导致,如因缺氧而引起的“浮头”和“泛池”、工业或生活污水引起的鱼类中毒等,此类鱼病病因复杂,危害较大,涉及面也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