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坦村属平坦型侗寨,寨子四周是片旱涝保收的500余亩农田,阳春三月油茶,花开金黄色一片,美丽、壮观,渠水源头的坪坦河从寨西边流过,河水清澈,鱼翔浅底,既可观赏,又可垂钓;农田四周,松、杉、茶、竹混交巷茫翠绿,寨内古迹众多,吊脚楼鳞次节比的,颇有百越遗凰。
全寨拥侗家吊脚楼236栋,风雨桥(普济桥,第六批国保)1座,古水井4处,鼓楼3座,寨门3座,古树11株,古石板道1个,古飞山官2处,古孔庙1座,古大南岳庙1座,古城隍庙1处,李王庙遗址1处,雷祖庙遗址1处,古碑文12通。
坪坦古寨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岁时、婚丧、信仰、农耕、饮食、歌舞、纺织等侗族传统文化及习俗保留完整并传承至今,侗汉文化融合共存的现象十分明显。
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乡石堰坪村
石堰坪村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地处东经110°52′28.7″,北纬29°02′43.0″,海拔高度252-521米。这里享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和极大的原生态自然资源垄断优势,被誉为“现实中的桃花源,张家界的第二张名片”。全村土地面积1700公顷,现有村民682人,有吊脚楼182栋。
该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代,建筑格局为多传统组合式原生态、原风貌的吊脚楼群体,其构造错落有致、形式多样、别具一格。这里形似四川小盆地,有古木参天的万亩原始次森林景观,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还有中国火药制作传统作坊——石洞炼硝遗址、宋代龙口窑遗址和48口古“崖墓”等稀有的古文化遗址。特别是这里的居民绝大多数仍使用传统的生活用具并保留着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并遗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山歌对唱、扬叉舞、草龙灯、糊仓等等生产生活习俗。
2011年湖南省旅游局授予该村“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012年农业部授予:“魅力乡村20强”:文化部、住建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国务院核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座落于岳阳县张谷英镇东侧。明嘉靖41年(公元1562年)始建,古村建筑群主要形成于清代。张谷英村主要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建筑群组成,总面积为51000平方米,大小房屋1732间。村内聚居张谷英2600多后裔。
古村环山而建;建筑平面采取“丰”字形的干枝式布局,主堂与横堂,由数进组成,每进之间,皆用屏风门及内巷道分隔成相对独立的小庭院,各院可分可合,互不干扰。穿行其间,晴不曝日,雨不湿鞋。
古村自然生态环境优雅,土地肥沃;四面环山,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古代发展农耕文化及休养生息的天然处所。张谷英村属张姓血缘家族聚居地,明代以“三间两厢一天井”的合院形式为建筑的基本单元,清代出现五开间、正间中部接过廊,过廊两侧为天井的所谓双天井布局形式。其清晰的家庭脉络体现了古民居文化的丰富蕴涵,是中华民族民俗风情及建筑历史的珍贵资料和佐证,是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
张谷英村的青砖外墙砌法比较讲究,采用了磨砖对缝清水墙做法;在某些特殊墙段上,甚至使用整砖搭半块条砖进行混砌,当地俗称做”父子砖”的砌法,显示了较高的建筑工艺,系湖南省内较为少见。
2001年张谷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张谷英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2009年被全国生态协会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2012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被评为全国4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