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在于给予适当的温度。冬季气候变化异常,昼夜温差大,早晚气温低。如果育雏温度过低,肉鸡容易受凉而引起拉稀或产生呼吸道疾病等;肉育雏为了取暖相互挤压,容易造成扎堆现象,影响采食和活动,造成伤残,严重时会造成大量死亡。因此,冬季肉鸡育雏一定要重视肉育雏的保温工作。
掌握需温特点,严格温度指标
肉育雏生长适宜温度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 1 日龄 ~2 日龄肉鸡育雏器温度 35 ℃ ~34 ℃ ,肉鸡育雏室温度 25 ℃ ~24 ℃ ; 3 日龄 ~7 日龄肉鸡育雏器温度 34 ℃ ~31 ℃ ,肉鸡育雏室温度 24 ℃ ~22 ℃ ;第 2 周肉鸡育雏器温度 31 ℃ ~29 ℃ ,肉鸡育雏室温度 22 ℃ ~21 ℃ ;第 3 周肉鸡育雏器温度 29 ℃ ~27 ℃ ,肉鸡育雏室温度 21 ℃ ~19 ℃ ;第 4 周肉鸡育雏器温度 27 ℃ ~25 ℃ ,肉鸡育雏室温度 19 ℃ ~18 ℃ 。肉鸡育雏室的温度要比肉鸡育雏器的低,使舍内有一定温差,肉育雏就可随意选择所需的适宜温度,有利于肉育雏的生长;肉鸡育雏温度必须保持平稳,不能忽高忽低,否则饲料再好也不能养好肉育雏。
恰当选择保温形式
肉育雏的保温有多种形式,有用保温伞、红外线灯、煤炉、热水管、地下烟道保温等,其中用保温伞、红外线灯、煤炉、地上热水管的原理和管理方法比较相似,其保温原理是将热源安装在小鸡上方一定的高度,通过辐射热使小鸡取暖。
管理方法是肉育雏到达前,先预热,使肉鸡育雏器温度达 30 ℃ ,肉育雏运到后,要先停留片刻,待肉育雏稍安定后搬运入舍,轻轻放进热源处。
采用平养方式肉鸡育雏时还必须有护围。护围由软竹篾织成,有的用硬纸板做成,一般高 40 厘米,长度 5 米左右。一个保温伞要求配有一个护围。其主要作用是将肉育雏集中在热源周围,防止走散,尤其是防止肉育雏远离热源到角落去,导致冻死;另一作用是挡住小股寒风的袭击,保证保温效果;第三是将饮水器和饲料桶都放置护围内,让肉育雏更易摄食和饮水。肉鸡育雏第 1 天,护围内的面积约比保温伞面积大一倍,或在红外线灯下 1.2 米直径范围,以后在此基础上每天加大 10% 左右, 7 日龄 ~15 日龄时可撤去护围,让肉育雏自由活动。而地下烟道保温与上述的保温方法有所区别,将热源安装于地板下面,热向上运动和蒸发扩散,使小鸡的腹部及全身获得温暖。
及时调整温度
上述温度仅作为参考,应用时要根据肉鸡育雏季节、肉育雏品种、体质强弱等不同情况灵活掌握,及时调整。初冬时温度应稍高些;肉用子鸡宜高,蛋用肉育雏可稍低;外界气温高时肉鸡育雏器温度稍低些,天气冷时稍高些;弱雏高些,壮雏低些;电热保温伞高些,煤保温伞低些;有疾病时高些,健康时低些等等。
一般的保温伞都附有温度调节器,自动调节温度,但使用时应随时检查其性能,以保证正常工作。对于肉鸡育雏伞,每周要把温度调低 1 次 ~2 次,如无温度调节器则逐渐将肉鸡育雏器提高,以此方法逐渐降低肉鸡育雏温度。如用煤炉供温,当需要较高温度时,要少加、勤加煤炭,使炉火长时间红旺,温度需要较低时可封住一部分炉门。
测温用的温度计,要挂在肉鸡育雏室内与肉育雏背齐的高度处。不要太近热源,也不要放在边角地方。温度是否合适,除观察温度计外,还可以根据肉育雏的活动情况去衡量。夜间外界温度低,肉育雏歇息不动,肉鸡育雏器的温度应比白天提高 1 ℃ 。
平常虽然可利用温度计来检查舍内温度,但温度计有时会失灵,完全依靠温度计来判断温度是不够的还应该根据肉育雏的动态来判定温度是否合适,尤其是夜间观察肉育雏的睡眠状态更为重要。温度正常时,肉育雏均匀分布在肉鸡育雏温源周围,无明显堆集现象,睡态伸展舒适,行动悠然自在食欲旺盛,饮水正常,叫声轻快,羽毛平整光亮。温度低时,肉育雏聚集在温源或墙角附近,并发出 “ 吱吱 ” 叫声,互相挤压,缩颈拱背,羽毛蓬乱,眼半开半闭,身体发抖,行动缓慢,食欲差;温度高时,肉育雏精神不振,远离温源,呈分散状,大量饮水,张口呼吸,食欲差,羽毛蓬乱。根据肉育雏的表示,及时调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