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医史7:赤脚医生,一个时代的记忆
从历史里走来
“赤脚医生”,这是一个国人温暖的记忆,从1968年首次见诸报端到1985年卫生部决定停止使用这个称谓,近20年的岁月里,数百万乡村里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具体实践着中国农村的合作医疗,为6亿农民提供着最基础的医疗服务。
这种低投入,广覆盖的基础防疫和医疗救助体系,也广受国际舆论肯定,成为世界医疗卫生史上辉煌的一页。田间地头那个深棕色的药箱,拉着家常在田头看病的情景,都定格在那个远去的年代,温暖了一代人。
国际视野中的“赤脚医生”
1972年,一部52分钟的纪录片《中国农村的赤脚医生》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它真实记录了当时赤脚医生就地取材、土法炮制针对农村常见病的药物和小小银针治大病的情形。
美国斯坦福大学几位学者在中国拍摄的这部片子,把中国的赤脚医生推向了世界,推动了全球的“中国赤脚医生热”。在这部影片的宣传海报上,肩挎药箱、头戴斗笠、面孔黝黑、赤脚走在田埂上的形象成了“第三世界”医疗界的偶像。
“赤脚医生制度”这个涵盖数亿人口,行之有效的服务体系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
上世纪70年代末,世界卫生组织高级官员到中国农村实地考察,把中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年至1981年年报中称: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板。
那是个封闭的时代,但是中国赤脚医生还是在国际舞台上臝得了广泛的赞誉。直至今天,国际视野中的中国赤脚医生还是个被充分肯定的名词,世卫组织专家张开宁说,病人最需要服务的时候,赤脚医生会及时出现,即使这个服务不是最佳的,甚至还有错误,但它是温情的,赤脚医生是全球医疗卫生史上值得称道的一段历史。
“赤脚医生”在农村医疗中的巨大作用
赤脚医生,是“文革”中出现的名词,指大多数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般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当时主要来自三部分人:一是出身医学世家;二是高中毕业且略懂医术病理;三是一些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赤脚医生为解决中国一些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什么把农村医生叫作“赤脚医生”?实际上这是农民自己的创造,这个称谓是在农民中自行叫起来的。因为南方的农村都是水田,既然种水稻,只能赤脚下水田,所以赤脚就是劳动的意思,赤脚医生就是既要劳动也要行医的医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有限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医疗条件极其落后,医药品极度匮乏。
赤脚医生首先是农民,放下药箱下地,背起药箱出诊,靠生产队的工分生活,所以农民养得起;赤脚医生就生活在村民中间,可以随叫随到,不分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加上良好的人脉关系,因而用得动;赤脚医生户口在村里,家眷在村里,社会关系在村里,不会像巡回医疗队那样来去匆匆,因而留得住。
“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是那个时候赤脚医生的真实写照。“治疗靠银针,药物山里寻。”那时候,银针和草药是赤脚医生们的两件宝。除了针灸,赤脚医生另一个更繁重的任务,就是挖草药、制土药。
当时赤脚医生药箱里的药品实在是匮乏,“红汞碘酒阿司匹林”是当时赤脚医生的别名,在他们的药箱里,除了一般的止疼、消炎针剂,剩下的就是红萊、碘酒、阿司匹林了。这样的现状逼得赤脚医生不得不去向大自然寻药。全民动员式的采药运动,使得普通群众也知道了什么草药能治什么毛病。
赤脚医生上岗前都经过几个月不同地方、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培训学习。中、小学的教室、村里祠堂、山间田角、病人家里都是他们的课堂。五七工农兵学校、卫校、各区卫生院都是当时的培训点。
当时学习是比较困难的,他们请来县人民医院和乡卫生院的医生当教员。没有书、没有器具,老师在上面讲,学员在下面记,只能一笔一笔记下老师讲课的内容,晚上回家点上煤油灯再复习一遍。后来条件好一点时,老师就把讲课主要内容用蜡纸刻字,用油墨印出来发给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