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繁體

首页 > 养猪 > 疾病防治返回

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诊治

猪痢疾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患猪以消瘦、腹泻或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发病快、死亡率高。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病,其病程约为10~30 d。
  这两种疾病混合感染后,会给诊断和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
  1 临床症状
  本病多呈急性经过,1~3 d可波及全群,多数病例厌食,剧烈下痢或便秘,其粪中含黏液、血液或血块,急性死亡者全身发紫或无明显变化。病猪精神沉郁,呈脱水状态,失禁,弓腰、腹痛,耳尖、腹下、四肢末端发紫,耳缘变干并向上卷起。个别猪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干咳,眼结膜发炎,尿液呈咖啡色或深黄色。慢性患猪胸腹部、会阴处有出血点,其行走摇摆,踢腹,被毛粗乱、无光,迅速消瘦。后期患猪排粪失禁,肛门周围及尾根被粪便沾污,无力,极度衰弱而亡。
  2 剖检变化
  可见耳、鼻、四肢末端、胸部、腹部有出血点和紫斑,血液凝固不良。颌下、肺门、肠系膜、腹股沟淋巴结高度肿大、不同程度出血,咽喉部有绿豆大小的出血性溃疡灶。气管内充满泡沫样黏液,肺大面积瘀血或有点状出血,心肌变性。胃有溃疡或胃底部潮红,胃幽门红肿或出血。急性死亡猪有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结肠及盲肠黏膜肿胀、出血,肠内容物稀薄,并混有黏液、血液,其呈酱油色或咖啡色。直肠黏膜增厚,严重的见出血点。病变主要集中在盲肠和结肠,肠壁和肠系膜充血、水肿,有的出现黏液性、出血性炎症,其表层黏膜坏死,形成灰色或黄色的伪膜,外观呈麸皮样,剥去伪膜可见潜在的糜烂面。肝脏瘀血、肿大、质脆,局部有坏死灶,胆囊充盈,胆汁似米汤样,胆囊黏膜出血。有的肾肿大,包膜易剥离,肾有弥散性小出血点,膀胱内膜充血、出血。
  3 诊断
  3.1 镜检 取病猪新鲜粪便或大肠黏膜涂片,姬姆萨、草酸铵结晶紫或复红染色液染色,镜检,见3个以上,具有3~4个弯曲的螺旋体。
  3.2 血液检查 病猪血液呈水样。将收集在有抗凝剂试管中的血液冷却后倒出,可见试管壁上有粒状血液,当血液加热到38 ℃时,这种血液成粒的现象几乎消失。
  取静脉血(或抗凝血)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盐水混匀后,加盖玻片,在400~600倍暗视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见球形、逗点形、杆状或颗粒状的虫体。
  血液涂片检查,取病猪耳静脉血(或抗凝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见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杆状的紫红色虫体,虫体折光性较强,中央发亮,其边缘凹凸不平。瑞氏染色,镜检,虫体呈紫蓝色。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此例为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
  4 治疗
  病猪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痢菌净5 mg,每天2次,连用5 d;强力附红消(盐酸多西环素),每千克体重肌注0.1 mL,每天1次,连用4 d。
  猪恢复进食后,饲料中加入氟苯尼考200 g/t,痢菌净100 g/t,强力霉素200 g/t,连用一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进行对症治疗,可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K3,心脏衰弱者注射强心剂(安钠咖等)。采用上述方法治疗3 d,患猪病情好转,持续用药5 d后,患猪基本恢复。
[ 四川养殖网 https://www.46659.com ]
  • 上一篇: 如何提前做好传染性胃肠炎和伪狂犬预

    下一篇:仔猪副伤寒防治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