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病原存在于呼吸道,通过病猪咳嗽、喘气和喷嚏将含有大量病原体的分泌物喷射出来,形成飞沫,浮游于空气中,被健康猪吸入而感染。尤其透风不良、湿润和拥挤的猪舍,最易发病和流行。饲养治理也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不采取严密措施,很难彻底扑灭。
二、临床症状。体温无大变化,咳嗽次数逐渐增多,每分钟60-120次。严峻者呼吸难题,表现显著的腹式呼吸,急促而有力,张口喘气,似拉风箱,有喘鸣音,萎靡不振。病猪前肢撑开站立或犬坐式,不愿卧地,食欲减退或废绝,身体日渐消瘦,皮毛粗乱,生长发育不良,病程可持续2-3个月。
三、剖检。主要表现在肺,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两肺的尖叶和心叶呈对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常于尖叶、心叶、中间叶下垂部和膈叶前下缘泛起淡红色或浅紫色“虾肉样”病变,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质硬,灰白色切面。其他脏器无显著变化。
四、治疗。霉素碱油剂按40毫克/公斤,即土霉素碱25克、花生油100毫升、鸡蛋清5毫升平均混合,在颈、背两侧深部肌肉分点轮流打针,小猪2毫升,中猪5毫升,大猪8毫升,每隔3天1次,5次为1个疗程,重病猪打针2-3疗程;或用氨茶碱0.5-1克肌肉打针;或用兽用卡那霉素按40000单位/公斤体重肌注,天天2次,连续5天为1个疗程,必要时2-3个疗程;或在每吨饲料中加入200克林可霉素,连续使用3周。同时加强饲养治理,保证猪群公道、均衡的营养水平,加强消毒,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透风,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控制本病有着重要作用。按以上方法治疗,使本病得到有效控制。在治疗时,蛔虫幼虫和肺丝虫都可加重病情,建议同时配合药物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