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猪病中,猪瘟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当前我国猪瘟发病状况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猪瘟流行呈现典型猪瘟和非典型猪瘟共存、继续感染与隐性感染共存、免疫耐受与带毒综合征共存,且发病日龄的范围明显地拓宽;防疫方式也多种多样。该病疫苗从最初强毒结晶紫灭活疫苗到现在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的防疫效果都非常理想,国外许多国家都已经依靠兔化弱毒疫苗消灭了该病,但是国防治效果还很难令人满意。
病毒与流行特点
猪瘟病毒是一个活体,不会永久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因在体外继代或体内抗体压力下,而减弱其原有的毒性。反而减弱的毒力也可因在敏感个体继代感染后而增强或恢复原有的毒力。由于这种情况,当前猪瘟病毒已形成强毒、中间毒、弱毒型同时存在初发地区强一点,常发地区弱一些。其中,强毒株不论猪的品种、年龄均可导致大多数猪发病和致死;中间毒株因自身抵抗力对感染有影响,发病后可能引起死亡,但也有从感染中康复的弱毒株的感染,仅限于抵抗力弱的猪体,虽有点免疫性,但挡不住毒体入侵的发病猪,死不了活不旺,也有长期带毒传播的这类弱毒株只有对小猪或胎儿较易引起致病和死亡,多发于免疫制度不健全,形成免疫紊乱,饲养管理不良的猪场或农村的猪群。
当前猪瘟流行情况由暴发转向温和,由一般猪群转向重点发生在繁殖母猪的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和仔猪经胎盘感染,也由于不合理免疫所致,有的表示症状很不典型,而又不断地向外排毒、散毒,这些带毒母猪往往被忽视,而成为最重要的污染源。所产的仔猪也常出现胎盘感染,或者发生免疫耐受,如遇环境突变,母源抗体降低就会激发疫病。这也是目前一些规模性猪场、地方猪瘟自发污染的主要原因。农村有的猪场和猪群免疫制度不健全,注苗底子不清,防疫走了过程,有时也不时发病。再就是妊娠期间,胎儿通过母体病毒而发生先天染病,造成死胎;有的初生仔猪就是弱仔,特别难养;更有甚者,因先天感染产生免疫耐受,既不表现临床症状,日后注射疫苗也不产生免疫应答。当环境突变时又发生猪瘟,给预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猪瘟潜伏期一般为 5 天 ~8 天,根据临床症状和其他特征,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和迟发性四种类型。
最急性型
病猪无明显症状,发病前精神及饮食均正常,突然发热,达 41 ℃以上,皮肤和可视黏膜有紫绀,点状或弥漫性出血,鼻腔、视网膜出血,病猪常在发病后一天到数天内很快死亡。
急性型
病猪精神高度沉郁,饮食大减或拒食,喜扎堆挤卧,肌肉震颤,被毛粗乱;弓背,步态蹒跚,两眼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粪便带有纤维素性黏液或血液;皮肤前期充血,继而变成紫绀色,并出现许多小出血点,以四肢、腹下、耳及会阴等部位最为常见,公猪阴茎包皮内有混浊、恶臭的液体,病程 10 天 ~20 天。
慢性型
发病初期病猪食欲不振,精神委顿,食欲不佳,体温升高,通常在 40 ℃ ~41 ℃之间,并持续数周不降,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被毛枯燥,皮肤有紫斑或坏死痂;腹部蜷缩,行走无力。妊娠母猪一般不表现症状,但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死胎、早产等。病猪日渐消瘦,后期常因衰竭而死亡,病程 1 个月 ~3 个月,甚至 3 个月以上。
迟发性型
先天性感染低毒猪瘟病毒的猪在出生后几个月可表现正常,随后发生减食、沉郁、结膜炎、皮炎、下痢及运动失调等症状,体温一般正常,大多数猪只能存活 6 个月 ~9 个月。
免疫误区
从理论上讲,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可有效地控制猪瘟的发生与流行,但是近年来免疫失败的现象逐渐增多,究其原因有很多。
疫苗质量
如有些疫苗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或者疫苗未经严格检验就出厂,这样疫苗达不到规定的效价;此外疫苗在运输、保管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稀释液中含有影响疫苗的活性物质,稀释后的疫苗未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或置于高温环境下,都会降低疫苗效价,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操作过程中的失误
如使用失真空的疫苗或超过有效期的疫苗,消毒不严造成潜伏期病毒的传达等都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从上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猪瘟的流行特点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疫苗免疫效果通常是以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时,常有局部猪免疫后抗体水平不能达到防止亚临床感染的水平,这部分猪感染了强毒后常可引起亚临床感染,感染猪虽无明显症状,但在其存活期终生带毒、散毒,为猪瘟病毒主要宿主。再者是由于临时使用这类疫苗免疫后并没有彻底阻断猪瘟病毒的传达途径,猪瘟病毒野毒仍然存在并以低水平传播,致使弱疫苗毒也存在基因突变或与野毒发生重组而造成毒力返强的几率。另一方面,弱毒疫苗的普遍应用也促使猪瘟病毒发生了变异。由于以上几个因素的存在便可形成猪瘟常发区,临床症状也以温和型猪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