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很大,每年都要遇到猪丹毒的发生和流行。
猪丹毒广泛分布于五大洲的各个国家,是猪传染病中重要而古老的病种之一。1878年Koch从家鼠分离到猪丹毒杆菌,当时命名为“鼠丹毒败血菌”,1885年Loeffer从患病猪的皮肤血管中分离到同样的细菌,此后公认为该菌为猪丹毒的病原菌,1909年Rosenbach从人的患病皮肤中分离到本菌,并证明可引起人的类丹毒。猪丹毒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至今世界各国尚未彻底净化本病,可给养猪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对人类健康也构成威胁。我国是猪丹毒流行较广泛的国家。
1 症状:猪丹毒病的潜伏期为l~8天。其临床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
(1)败血型猪丹毒
最急性的病猪常突然死亡,大多数病例有明显症状。体温突然升至42℃以上,吃食减少或不吃食,结膜潮红。病初粪便干燥,后期发生下痢、卧地不起。发病不久。在耳后、颈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逐渐变成暗紫色,用手按压时退色,撤去指压即复原。极严重的病猪,常后肢麻痹,呼吸困难,寒颤。病程一般为3~4天,死亡率可达50~80%。
(2)疹块型猪丹毒
病猪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增至41℃以上,便秘,呕吐。经1~2天后,在胸、背侧、颈部及四肢外面等处出现深红色、大小不等的方形或菱形疹块,故俗称打火印。疹块初期坚硬,后变为红色,多呈偏平凸起,界限明显,体温下降,其后形成痂皮,病愈后脱落。病程为8~12天。
(3)慢性猪丹毒
体温一般正常或稍高、有的四肢关节肿胀,跛行,喜躺卧。有的常发生心内膜炎,心脏衰弱,心跳加快,呼吸迫促,常发生咳嗽。有的发生皮肤坏死。变成革样的痂皮,经久不落,耳及腹部呈青紫色。有时发生下痢,最后由于体质高度衰竭,经1~2月死亡。
2 病理变化:
(1)败血型的死尸皮肤有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暗红色疹斑或弥漫性的红色。俗称大、小红袍。内脏变化,主要是胃粘膜发红,特别是胃底部和幽门部显著,并有出血点。小肠粘膜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有炎症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多汁充血。脾显著肿大,充血呈樱桃红色。胃肿大,呈暗红色,表面如云雾状,切开时可见皮质部有暗红色小点。肺充血和水肿,胸腔内常有混浊的积水。心包常有积水,心内外膜可见小点出血。
(2)疹块型的主要是皮肤有方形或菱形疹块。
(3)慢性型的在心脏的房室瓣常有疣状心内膜炎,呈菜花状;其次关节肿大,有炎症,在关节腔内可见到纤维素性渗出物。
3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增强机体抵抗力。定期用猪丹毒弱毒菌苗或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冻干疫苗免疫接种,仔猪在60~75 日龄时皮下或肌肉注射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疫苗5mL,两周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半年。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用猪丹毒弱毒菌苗,每头猪注射1mL,免疫期为9个月,也可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疫苗,大小猪1mL,免疫期9个月。
(2)治疗:青霉素治疗本病疗效非常好,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对青霉素有抗药性。其次土霉素和四环素也有效。卡那霉素、新霉素和磺胺药基本无效。急性型病例,每千克体重1万单位青霉素静脉注射,同时肌肉注射规剂量的青霉素,每天二次,等食欲、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持续2-3天。大群饮水中加入均崩2kg/吨、连饮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