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在商品猪生产中是盈利的重要因素。对中小型猪场而言,要解决种猪质量问题,需要临时坚持选择与选配的原则,进行自己猪场的配种改良,以提高自己猪场的效益。
种猪选育方案的制订对中小型种猪场来说,要想通过选育选留本场所用的所有公猪,因选择面窄,群内的遗传差异小,选留的公猪与一般公猪的优越性越来越小,这样由公猪带来的育种效益也越来越小。所以,本场进行测定选留公猪的同时,需要定期 ( 一般 2 年 ~3 年 ) 从外面引入新鲜血缘。这样,整个种群可一直保持优良性能。本场内的选育工作制订选育方案时,主要考虑的内容有选择原则、选种选配、选择的阶段和方法。
选择原则 1. 依照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对遗传力较高性状的选择,可获得较大的选择进展。以遗传力较高的并且有明显经济价值的达 100 千克体重的日龄、背膘厚为主要选择性状,并根据市场需要兼顾体质外貌、肢蹄结实度及适应性和繁殖性能等辅助性状。
2. 采用个体加同胞的选择方法,运用 NETPIG 等育种软件来制定综合育种选择指数公式,进行综合选择。
3. 营养水平应基本符合瘦肉型猪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并且尽可能地保持一致,执行统一的饲养管理操作规范,尽可能地创造一致的环境条件,以减少环境方差,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4. 尽量扩大参与场内测定的数量,加大选择差,以提高选择强度,进而提高选择反应。
选配原则基本实行随机配种,再根据种猪的育种值和体型外貌等进行人工调整,尽可能地提高整个群体的生产和生长性能及保持匀称一致的体型外貌。
选择的主要阶段出生时根据选种选配计划确定每窝留的公猪数,同时剔除有遗传缺陷表示及有遗传疾病历史的整窝小猪和出生重偏低的小猪。
断奶时剔除有遗传缺陷表现的整窝小猪和断奶重偏低的小猪。
2 月龄 ~4 月龄剔除生长发育差、有瞎奶头和严重肢蹄病患猪的后备种猪。如有条件,可随机选择出生日龄相当的小公猪,运用美国奥斯本自动饲喂测定系统等设备进行比较精确的料肉比测定。
5 月龄 ~6 月龄在淘汰不具备品种特性、体型有严重缺陷、有瞎奶头、平乳头和严重肢蹄病患者外,其余公和母猪都进行场内背膘测定 ( 最好用图像清晰的 B 超来测定 ) 测定结束后用
GBS NETPIG 等进行育种值计算,再按综合育种值的高低排序进行选择。一般应选留综合育种值超过 110 公猪,和超过 100 母猪作为后备猪。选留公猪的比率为 10%~l5% 母猪则为 25%~30%
母猪分娩母猪在分娩后,将繁殖成绩输入计算机,计算母系指数,进行繁殖性能的选择。
质量性状选择严格淘汰脐疝、阴囊疝、单(隐)睾、雌雄间性和乳头缺陷等遗传缺陷的猪。
种猪选留的有效方法要想留下真正优秀的种猪,必需进行活体背膘测定,再用育种软件运用 BLUP 法 ( 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 消除各种固定环境的影响,利用多种亲属信息,并考虑选择、近交以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等因素,准确地估计出种猪各性状的育种值以及综合育种值。最后选留时,对育种值大于 100 以上的生长猪进行体型外貌的选择。对公猪应按瘦肉型猪的体型外貌标准进行严格选择,母猪则要求有适中的背膘,稍下垂的腹线,以保证繁殖性能为先,同时具有合理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
因现代的猪肌肉和骨架发育较快,而肢蹄却发育较慢,所以往往发生因肢蹄原因而淘汰的种猪。这样在选留时应特别关注对候选猪肢蹄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