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猪是猪场的未来,其培育期的生长管理和疾病控制对其生产潜能的发挥,甚至对其终生生产性能的表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决定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商品代场疾病的根源在种群,而种群疾病的源头在后备猪群,可见后备猪群阶段的培育和健康管理在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生产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后备猪选定的日龄及选择原则初选后备猪 50 千克体重开始选择,母猪应选择来源清楚,系谱清楚,综合选择指数高、体况发育良好、匀称,背线平直,肢体健壮、高大,蹄部应选择直系,不选择卧系;乳头发育良好,分布均匀,无瞎奶、夹奶、内翻奶、至少不少于 6 对,且至少有 3 对应在脐部以前;生殖器发育良好,其他无明显的可见疾病。公猪应选择体况发育良好,匀称,背线平直,前胸开阔,肢蹄健壮、高大,包皮无积尿,睾丸发育良好、匀称,无其他明显的可见疾病。
二选在饲养、管理、驯化过程中出现明显疾病、瘦弱的应淘汰掉;如实验室检测不合格的也应淘汰,使其在配种之前达到健康良好的体况。
三选配种期选择,如不发情,经药物处理无效的肢体不良的应淘汰。
如后备猪在 300 日龄经过处理仍未发情的淘汰。
后备猪的饲喂母猪根据猪后期生长发育迅速的特点,小于 100 千克体重, 2# 中猪料自由采食,促进其骨骼发育。 100 千克-配种前 2 周, 4# 怀孕料限饲,每头 2.5 千克- 2.8 千克。控制其增肥,继续促进骨骼生长发育,拉架子,使骨骼充分的钙化。配种前 2 周-配种, 5# 哺乳料每头 3 千克- 3.3 千克。短期优饲,增加排卵数。
公猪小于 50 千克体重, 1# 小猪料每头 2 千克- 2.3 千克,大于 50 千克体重 2# 中猪料每头 2.5 千克- 2.8 千克,采精配种后改用 5# 哺乳料每头 2.5 千克- 2.8 千克。
后备猪的管理后备猪的分群合栏在转入前, 100 千克体重时 2 次按大小进行分群,以便合理饲喂。
卫生及调教管理卫生以清扫为主,每天上下午各 1 次将粪便扫到后半段,再用水冲掉,以保证栏舍干燥。调教在进猪时,每栏前半段撒一点儿饲料,后面洒水,将猪赶往前半段睡觉,直至每头猪睡下,连续 3 天,固定每头猪吃料、排泄、睡觉三固定。对于后备公猪每 5 天- 7 天用香皂和刷子刷拭 1 次,增强其健康,增加其与人的亲密度。公猪在 6 月龄进行采精调教,观察其性成熟状态、精液品质及种用价值。
温湿度控制注意通风、保温和降温工作,控制舍内最适温度为 18 ℃ ,相对湿度 60 %- 70 %。
饮水管理水是生命之源,同时猪的采食量和饮水量是呈正比的饮水器高度要求 70 厘米,流量要求每分钟 1.7 升,饮水量要求每分钟 10 升- 20 升,并经常检查饮水装备和管道,以保证其正常的饮水。
光照光照时间为每天 16 小时,缺乏局部可通过人工光照获得,也可通过增加户外运动获得。
后备猪的活动安排每天 1 次,将其赶往运动场进行运动,如没条件,每天 l 次,将其进行换栏。
后备母猪的发情管理和安排到 150 日龄后将公猪赶往每个栏内,和后备猪进行接触,促进其发情。也可将带有公猪气味和尿液的麻布袋扔到栏内,仔细观察和记录每头母猪的发情时间和次数。
后备猪的驯化粪便驯化选定后 10 天- 15 天开始,每天 1 次将粪便倒入栏内。
胎衣驯化粪便驯化 15 天- 20 天后开始,每 3 天- 5 天将胎衣打碎,加水拌料饲喂。
与老母猪接触胎衣驯化后 l5 天- 20 天开始,依照 1 ∶ 5 1 ∶ 10 原则将老母猪赶入栏内和后备猪进行直接接触。
后备猪的驱虫和保健选定后用 2# 中猪加药料饲喂 7 天,也可每 33 千克用伊维菌素 1 毫升进行皮下注射。配种前再用 2# 中猪加药料饲喂 7 天,也可每 33 千克体重用伊维菌素 l 毫升进行皮下注射。如有粪便驯化的猪群每 l5 天用除癞灵进行一次体外喷雾。驯化期间原则不添加任何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以免杀死病原微生物,但添加电解质、维生素和免疫调节剂,增强其抵抗力。针对衣原体,配种前为了完全排除或抑制潜伏感染,按治疗水平连续给药 21 天。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都可通过饮水或饲料使用。长效土霉素用于治疗个体感染猪。
后备猪的消毒原则上在驯化期间不对猪群进行消毒,但应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后备猪实验室检测在 150 天(即猪瘟接种后 30 天)对每个个体抽血送检,检测猪瘟抗体和伪狂犬野毒抗体等项目,对不合格者淘汰,合格者进入正常的免疫范围。
处置方案: 1. 猪瘟阻断值( ≤ 50 猪只进行猪瘟补打, 20 天后再检测,抗体仍不合格者淘汰。 2. 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 S P ≤ 0 . 9 猪只淘汰。 3. 弓形虫抗体阳性( ≥ 1 16 猪只进行淘汰。
后备猪管理的目标后备猪管理的目标后备猪在配种前发情至少 2 次,初配日龄 230 天- 250 天,体重 130 千克,体长 120 厘米,体高 80 厘米,胸围 120 厘米,背膘厚 l6 毫米- 18 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