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准化养猪的众多环节中,母猪的产后饲养管理及保健关系到母猪下一轮次的生产,关系到母猪场的总体经济效益。母猪场的生产是一个连续性的生产,只有每胎次都做好,都有好的成绩,猪场才能取得整体经济效益。有的猪场有一批生产成绩好,有一批生产成绩不好,导致全年经济效益不好,还有的猪场一年好一年不好,导致养猪几年下来猪场不挣钱甚至赔钱,因此,养母猪是一个多年的马拉松长跑比赛,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每天每月每年都不得马虎,千万不敢报投机心理,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才能赢得这场马拉松比赛的最后胜利,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才能在养猪行业立足生存。本文从母猪的产后营养,产后的管理,产后的保健,以及标准化养猪场采用的生产管理模式,标准化猪场一周的工作模式这五个方面做以简单阐述,以供广大养殖户和读者参考。
1 母猪的产后营养
1)哺乳母猪要喂营养全面的哺乳母猪全价饲料,粗蛋白17%~18%,消化能3 200~3400 kcal/kg。
2)提供足够的饮水,母猪哺乳期每天饮水量在10~15 kg左右。
3)母猪产前三天应减少喂量,产前第二天少喂一些,产前当天不喂料,产后第一天不喂料,产后第二天少喂一些,产后第四天以后把饲料量逐渐增长起来。母猪产后第四天应增加饲喂次数,每天喂5次,以喂饱为原则,尽量增加采食量(母猪每带1头小猪,采食量应增加0.2kg以上)。一般哺乳期母猪日采食量为7~9 kg。充足的饮水和舒适的环境条件是增加采饲量的有效办法之一。
4)母猪断奶前3 d,逐步减少饲料,断奶当天不喂料,断奶2~3 d不再分泌乳汁后,才能增加饲料量开始催情饲养。
2 母猪的产后管理
1)母猪产后非常疲劳,要让其休息好。产后2~3 d 内,饲料不能喂得过多,要逐渐增多,而且分娩1周内喂料量不宜增加太快,精饲料不宜过多。
2)有条件的猪场每天母猪要有适量的运动,以促进母猪食欲,增进健康,提高泌乳量。
3)经常保持环境安静,不要在母猪身边吵闹和大声喊叫或鞭打母猪,避免打破母猪的泌乳规律。
4)训练母猪养成两侧交替躺卧的习惯,便于仔猪哺乳。
5)母猪发生乳房炎或无奶时,要及时用药物治疗或催奶。做好消毒工作,及时对母猪乳头消毒。
6)栏舍保持清洁、干燥,做好冬季防寒和夏季防暑工作。
7)防止母猪便秘。母猪便秘,不仅影响泌乳量,还会影响泌乳质量。甚至造成仔猪下痢。
8)母猪断奶后赶入运动场,加强运动,恢复体力,2~3 d少喂料,待乳房收缩后在把精料加起来催情。
9)认真观察断奶1周内的母猪,发现发情的及时配种。对1周还不发情的母猪,采取办法催情,及时配种。
3 母猪产后的保健
1)为了防止母猪三炎症,应在母猪产前一周,产后一周饲料中加:“超能”+“海乐康”+“替乐加”,各1kg拌1 t饲料。
2)仔猪腹泻综合征一周之内仔猪死亡90%~100%,只有给母猪调理后,母猪健康了,产的小猪才能养活。解决方法:给怀孕母猪(为了便于操作,给怀孕期的母猪统一加药)饲料加“超能”+“海乐康”+“富尔泰”+维生素C各1kg拌1 t饲料,另外每吨饲料再加10~20 kg葡萄糖粉,用够30 d后产的小猪就都好了(具体阐述见《中国动物保健》2013年第9期《猪常见传染病的防制》中关于仔猪腹泻综合征的论述)。
3)按免疫程序给母猪做好预防接种,做好消毒工作。
4 标准化养猪场采用的生产管理模式
标准化猪场商品猪生产一般采用以下生产模式:全进全出工艺是以7 d为一个周期,各类猪群流水线生产。母猪空怀期为7~14 d,妊娠母猪前期为84~94 d,妊娠母猪后期为产前20~25 d,产仔猪乳期21~28 d,断奶过渡期7~14 d,断奶保育期为23~30 d,生长育肥期为100~110 d天。每个流程结束后猪舍进行维修和全封闭熏蒸消毒。
全进全出是标准化养猪场的关键技术管理措施,其要点和优点是:
1)每一猪群调出后对圈舍彻底清洗消毒,防止潮湿,为猪群健康创造有利环境条件,以保证下一轮生产顺利进行。
2)有效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3)进行专业分工,推行岗位责任制管理,量化劳动成果,奖罚分明,提高劳动效率。
5 标准化猪场一周的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