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一种极微小的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中它能增殖,而且纯净的病毒能够形成晶体,具有非生物的特性,所以有人认为它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一种生命形式。
病毒粒子的构造是非常简单的,它没有细胞结构,大小只能以毫微米来计算(1毫米=106毫微米),必须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
任何种类的昆虫都能被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昆虫都有寄主的“专一性”或非常有限的寄主范围。
目前已在蜜蜂体内发现了20多种病毒,如囊状幼虫病毒、慢性麻痹病毒、急性麻痹病毒、蜜蜂虹彩病毒、黑王台病毒等。
(一)蜜蜂囊状幼虫病
囊状幼虫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普遍发生的蜜蜂病毒病,它的主要症状是蜂群的封盖幼虫不能化蛹并大量死亡,从而使蜂群群势急剧下降。70年代,我国中蜂爆发囊状幼虫病,曾毁灭了数十万群蜂,使我国南方诸省中蜂生产蒙受重大损失。
1、病原 囊状幼虫病是怀物(White,G.F)在1913年首先发现的,1963年,英国学者贝利(Bailey,L.)从病死幼虫中分离出病原病毒,并命名为囊状幼虫病毒。
囊状幼虫病毒粒子直径为30毫微米,空间构型为24面体,无囊膜,RNA型,核酸分子量2.8×10-8。
2、病征与诊断 囊状幼虫的典型症状是幼虫封盖后3~4天仍然不能化蛹,虫体伸直,头部朝向巢房盖。患病幼虫体表完整,表皮内充满乳状液体,此时若用镊子细心地将病虫夹起,整个虫体像一只充满液体的小囊,故取名为“囊状幼虫病”。患病幼虫的体色由正常的珍珠白色变为淡黄色,再逐渐变为暗褐色。病虫的头胸首先变黑是囊状幼虫病的特征。病死的幼虫不腐烂,没有臭味,逐渐干枯呈龙船状的鳞片,容易被工蜂清除。
在蜂场,主要依据囊状幼虫病的典型症状来诊断。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对病理材料进行病毒学和血清学技术分析,从而准确地加以诊断。
3、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囊状幼虫病毒随着饲料进入未封盖幼虫体内后大量增殖,幼虫于封盖后死亡。实验证明,2~3日龄的蜜蜂幼虫最容易感染。每只病死幼虫体内大约有1微克病毒,从理论上讲,这么多病毒足以感染1000群蜂的所有幼虫,但实际上没有那么严重,大约可使3000只健康幼虫发病。
西方蜜蜂对囊状幼虫病的抗性较强,所以发病轻微,一般都能自愈。但中蜂对此病的抗御能力很差,蜂群染病后常整群死亡。
囊状幼虫病之所以年复一年地不断发生,是因为囊状幼虫病毒能在工蜂体内增殖而不引起明显的症状,工蜂在搬运病死幼虫的过程中,吞下那些破损病虫体的内容物,特别是蜕皮液,当这些工蜂哺育幼虫时,便有可能传播囊状幼虫病。
被囊状幼虫病毒污染的饲料(蜂蜜和花粉)是重要的传染源。蜂场人员随意调换蜂群的巢脾以及迷巢蜂、盗蜂等都会造成蜂群间疾病的传播。
囊状幼虫病在每年的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发生较为严重。我国南方多流行于4~5月,北方多流行于5~6月。
4、防治方法 以抗病选种为主,加强饲养管理,结合药物治疗是防治囊状幼虫病的有效方法。
所谓抗病选种,就是从发病蜂场中选择抗病力较强的蜂群作为母群,移虫养王用以更换病群的蜂王,与此同时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群作父群培育雄蜂并采取措施将病群雄蜂杀死。连续进行几代选择可使全场蜂群对囊状幼虫病的抵抗力大大增强。
在饲养管理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蜂群保温,特别是在早春,要特别注意蜂群的保温,不要过早拆除越冬保温包装物,防止“倒春寒”的袭击。要紧缩蜂巢,使蜂多于脾,这样可以增强工蜂的清巢能力和保温能力。
(2)换王断子,降低病原密度。
(3)补充饲喂。人工补充饲喂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饲料,可以有效地增强蜂群的抵御能力。可将脱脂奶粉、脱脂大豆粉、酵母粉或天然花粉均可作为添加物加在浓糖浆中喂蜂。
(4)药物治疗。常用的药方有下列几种:
①半枝莲(又名狭叶韩信草)30克。
虎杖15克,甘草6克。
五加皮30克,金银花15克,桂枝9克,甘草6克。
贯众30克,金银花30克,甘草6克。
任选一配方,加入适量的水,煎煮后过滤,滤液按1:1的比例加入白糖,完全溶解后喂蜂,每剂可喂10~15框蜂。
②华千金藤(又名海南金不换,属防己科)干药30克,加水至能浸没药片,以文火煎煮后去渣,药液按1:1比例加白糖配成药汁糖浆,再加多种维生素10片,调匀后喂蜂,每剂可喂20~40框蜂。
③病毒灵(又名盐酸玛琳胍),按每框蜂1片的剂量,研成细末调入(1:1)糖浆中喂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