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黑斑病。主要发生在6〜8月份的高温潮湿季节,是人工养殖中最为常见的主要病害。养殖池内很容易滋生由霉菌所致的黑斑病,常造成当年出生的幼小蜈蚣大批死亡,成年的大蜈蚣若感染也会致死。黑斑病在野生状态的蜈蚣较少见,为人工养殖条件下的一种严重病害,此病可大规模传染,要重点防治。
1.病因
该病由真菌中的黑僵菌引起。由于栖息环境过于潮湿,空气湿度太大,或饲养管理人员观察、投喂饲料等活动直接将绿霉菌带入 饲养舍,接触蜈蚣身体,使真菌在蜈蚣躯体上寄生,引起疾病迅速 蔓延,易于造成群体感染。
2.病状
发病初期蜈蚣腹部出现黑色斑状霉点,呈现腹胀、附肢僵硬、难以爬行、不进食、行动呆滞、迟缓、离群、活动减少、白天不归窝等症状。病情加重时腹部出现黑色腐败型溃瘍性病斑,并有黑色黏液流出,当黑色病斑形成时即死亡。死亡的蜈蚣多在饲养土表面、垛体上或活动场。由于发病过程中,霉菌孢子遗留在饲养土表面,当健康的蜈蚣粘上后又可在身上生长繁殖,引起病变。因而该病传播速度较快。
3. 预防
(1)发现病蜈蚣及时剔除隔离,并用1%福尔马林溶液消毒后换备用新窝泥另养;调节好温度、湿度,同时按时清洗食具,防止剩余饲料变质及严投喂变质腐烂的饲料。
⑵ 饲养池周围、饲养室内墙壁、门窗等均用喷雾器喷撒1% 漂白粉,以杀灭舍内可能残留的绿霉孢子,防止再传播。
(3)饲养人员在进入饲养室前应进行自身的消毒,饲养室门外最好设消毒池,避免将病菌带人养殖室内。
(4)将当年孵出的脱离母体独立生活的幼蜈蚣放入缸等容器中,与大蜈蚣分开饲喂,若有幼蜈蚣感染,可快速处理,控制病情的蔓延。
(5)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维生素、葡萄糖、EM菌液、蒙脱石等,以提高蜈蚣的抗病能力。
4.治疗
(1)用金霉素0.25克,全脂奶粉5克,温热水125毫升,溶匀后给病蜈蚣饮用,用海绵浸入后让蜈蚣吮吸,直到病愈为止。
(2)金霉素片、红霉素片各0.25克研成粉末,加入600毫升水供其饮用,每天2次,连续4天,直至病愈。
(3)用土霉素、氯霉素各0.25克,食母生0.5克共研成粉末, 拌入500克饲料中投喂病蜈蚣,直至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