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自卵中出壳或自母体产出至第一次冬眠出蛰前为幼蛇期。一般来说, 1 3 日龄的幼蛇是以吸收卵黄囊的卵黄为营养,不需投喂食饵,但需要供给清洁的饮水。幼蛇自 4 日龄起开始主动进食, 4 日龄称为开食期。
一 ) 开食 4 日龄的幼蛇活动能力不强,主动进食能力较差,因此需要采取人工诱导开食。人工诱导开食的方法是幼蛇活动区投放数量是幼蛇数量 2 3 倍的饵料动物幼体,造成幼蛇易于捕捉到食饵的环境,诱其主动捕食。这段时间确保每条幼蛇都能捕食到饵料动物是开食时期最重要的
开食时,投喂蛇类喜食的饵料动物幼体,要求是体小、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如:为银环蛇提供小泥鳅、小鳝鱼等,为尖吻蝮或短尾蝮提供小蛙、幼鼠或 3 日龄内的雏鸡等。
开食时,必需随时注意观察是否所有的幼蛇均已主动进食。对于体弱不能主动进食的幼蛇要分隔开来。同时,利用洗耳球等工具给幼蛇强制灌喂一些鸡蛋或牛奶等流体饲料。强制灌喂时,除了需要注意不被幼蛇咬伤外,还要注意灌喂所用工具既要有良好的刚性、且又不能伤及幼蛇。
二 ) 幼蛇管理幼蛇的饲养管理方法与饲养目的直接相关,因而,各个环节也略有差异。一般来说,幼蛇管理主要包括饲养密度、温度、湿度、投饵周期与蜕皮期管理等等。
1. 饲养密度 刚出生或刚出壳的幼蛇个体较小,活动能力差,因而其密度可略大一些。例如,作为药材而饲养的银环蛇,其 17 日龄前的幼蛇便是废品,因而在饲养密度上可以略高一些,每平方米 100 条左右。但若作为种蛇,则每平方米为 40 60 条。由于蛇的种类不同,幼蛇大小各不相同,饲养者要依据所养种类幼蛇个体的状况,调整密度。调整密度的原则是蛇体的总面积约占养殖场地面积的 1 3 左右,以使蛇有活动和捕食的场所。以银环蛇为例,可以采取在饲养初期每平方米 100 条的高密度,而在 10 17 日龄时捡出 40 60 条作为商品蛇,余下的继续饲养,这样可以省掉了转群环节。
2. 温度 同种蛇的温度适应范围基本上是相差不多的但幼蛇对温度的适应范围略宽一些。大多数蛇的幼蛇,其自然产出或孵化出壳时,周围的环境温度均能满足其生活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国南北地域辽阔,同期温度差异较大,因此,幼蛇产出或出壳时,若环境温度低于 20 度时,应采取保暖和升温措施;而环境温度若高于 35 ℃或连续数日高于 32 度时,应采取遮阴或降温措施。一般来说,养殖蛇类的最适温度为 23 28 ℃ 。
如采用暂养箱饲养幼蛇,可以采用在蛇箱内的顶部加挂一个 60 100 瓦白炽灯的方法来增温。但是一定要注意灯泡外面要加罩,使蛇不能直接接触到灯泡。对于蛇房内采取池养、箱养等,可采用暖气等间接加温方式,但不宜采用炉火直接烘烤取暖加温。暖气升温取暖也适于集约化养蛇。
3. 湿度蛇类对于湿度的要求依种类、生长发育时期、环境温度状况等等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环境相对湿度坚持在 30 %~ 50 %对于蛇类来说较为适宜。当蛇进入蜕皮阶段,对环境相对湿度的需求要高一些,为 50 %~ 70 %。湿度过低,气候干燥有利于蛇的蜕皮,而蛇类往往由于蜕不下皮而造成死亡。采取在蛇箱周围、或蛇房内、或蛇场内向接喷洒一些水的方法,便能满足蛇类蜕皮所需的湿度要求。集约化养殖的状态下,采用喷雾的方式更为适宜。但无论何种状况,湿度都不宜过大,一般不能超过 75 %。
4. 投饵 幼蛇开食后, 3 天内不需投饵,而在第 4 天至第 7 天时开始开食后的第一次投饵。
7 日龄至 20 日龄的幼蛇,饵料采用饵料动物的幼体,每隔 3 5 天投饵 1 次。每次投入的幼鼠或雏鸡之类较大型动物的数量为幼蛇数量的 1.5 倍。 21 日龄以后,投饵周期与数量不变,但饵料个体可以逐渐加大。对于喜食鳝鱼、泥鳅之类的蛇来说,投饵数量一般为幼蛇数量的 4~7 倍。
自开食起,每次投饵量均以幼蛇在一天内吃完为准。也就是说,自本日晨 8 时开始投饵,至翌日晨 8 时检查食饵消耗量,并将未食和被幼蛇咬死的饵料动物全部清除。
对于半散养等形式饲养的幼蛇来说,也需要采用集中在运动场或某个固定场所定时投饵为宜。尤其是投喂鼠类,更应注意投喂地点,并及时清除未食的活鼠和死鼠,以防止鼠类蔓延至周围环境中造成鼠害。
5. 蜕皮 蛇自产出或出壳后 7 10 天即开始蜕皮。蛇类蜕皮与湿度关系密切。若环境过分干燥,蜕皮就较困难。此时可见有的蛇自行游入水中湿润皮肤,再行蜕皮。因此,蜕皮期环境相对湿度宜保持在 50 %~ 70 %。对于以幼蛇为成品药材的银环蛇来说,往往在第一次蜕皮后,投饵 1 2 次,便可以加工成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