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出血性败血病(又称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6∶B和6∶E特异血清亚型引起牛和水牛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疾病。其特征为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本病多见于犊牛。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1 病原学
多杀性巴氏杆菌属于巴氏杆菌属,是一种细小的球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不形成芽孢,无鞭毛,新分离的强毒株具有荚膜。病料涂片用美蓝或姬姆萨染色,菌体两端浓染。引起牛出血性败血病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以血清型6∶B和6∶E为主。
本菌抵抗力低,在干燥空气中2~3天死亡,在血液、排泄物和分泌物中能生存6~10天,直射阳光下数分钟死亡。一般消毒液在数分钟内均可将其杀死。
2 流行病学
病畜排泄物、分泌物和带菌动物(包括健康带菌动物和病愈后带菌动物)为传染源。本病多由内源性传染而引起,然后由于病畜排出大量毒力增强了的病菌使其他健康动物受传染。外源性传染多经消化道,其次为呼吸道,偶尔可经皮肤黏膜的损伤或吸血昆虫的叮咬而传播。
本病动物感染谱很广,人类、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都可感染。家畜以牛(黄牛、牦牛、水牛、奶牛和犏牛)、猪、兔、绵羊发病较多,山羊、鹿、骆驼、马、驴、犬和水貂也可感染,但报道较少。禽类以鸡、火鸡和鸭最易感,鹅、鸽次之。
一般散发或呈地方流行,同种动物能相互传染,一般不同动物种间不易互相传染。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闷热、潮湿、多雨的时期多发。本菌存在于健康牛的上呼吸道和消化道中,饲养管理不良、气候突变、牛栏有贼风侵袭、受寒、饥饿、拥挤、圈舍通风不良、长途运输、过度疲劳、饲料突变、营养缺乏、寄生虫等可诱发本病,导致内源性传染。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5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90天。
临床可分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三种。
败血型:多见于水牛。病初高热达41~42℃,继而出现全身症状如精神沉郁、结膜潮红、鼻镜干燥。不食、泌乳和反刍停止。腹痛腹泻,粪便恶臭并混有黏液、脱落的黏膜甚至血液。一般在12~24小时内死亡。
肺炎型:表现为急性纤维素性胸膜炎、肺炎症状。病畜呼吸高度困难,痛性干咳,流泡沫样鼻液。胸部叩诊有实音区并有痛感,听诊有湿哕音、有时有磨擦音。初期便秘后期下痢,粪便带血或黏膜,有恶臭。
水肿型:以牦牛常见。病牛胸前及头颈部水肿,严重者可波及下腹部。肿胀部初热、痛而坚硬,后变冷而疼痛减轻。舌、咽高度肿胀,眼流泪、红肿,流涎,呼吸困难,黏膜发绀,常因窒息或下痢虚脱致死。
4 病理变化
败血型:呈现败血症变化,黏膜小点出血,淋巴结充血肿胀,其他脏器也有出血点。
肺炎型:表现为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肺脏有不同程度的肝变区,切面呈大理石样变。
水肿型:肿胀部皮下结缔组织呈胶样浸润,切开流出黄色透明液体。淋巴结肿大。此外,其他组织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败血症变化。
5 诊断
5.1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为病原鉴定。
病原检查:病原分离鉴定(病料接种血琼脂平板培养,或接种小白鼠,死后取血液再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根据分离病原的形态、培养特殊及生化特性进行鉴定)。可用以下一种或多种血清学方法进行特异血清型的鉴定:快速玻片凝集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用于荚膜分型)、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用于荚膜或菌体抗原分型)、对流免疫电泳试验(能快速鉴定荚膜B和E型)、凝集试验(用于菌体抗原分型)。
血清学检查:检测特异性抗体血清型的血清学方法,一般不用于诊断目的。
病料采集:采取心血、脾脏、肝脏、胸水、腹水和局部水肿液等病料。
5.3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牛炭疽、气肿疽鉴别。
6 防治
本病的发生和各种应激因素有关,因此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对那些可以诱发本病的应激因素,应尽力避免并设法给予改善。
在发病的地区,应重视对病畜的及时隔离,治疗和环境的消毒,对健康牛群应采取保护措施。
在经常发生本病的疫区,可以定期接种牛出血性败血病菌苗。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药物均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