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良与育种速度加快,大部分地区奶牛场的牛群单产水平呈大幅提高,但母牛的繁殖力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尤其是高产奶牛,在产后的泌乳高峰期由于受到各种应激,表现出发情症状不明显、不发情、受胎率低及胚胎死亡等症状,从而导致繁殖率下降。奶牛场牛群繁殖率下降,就意味着母牛产犊间隔延长,产后至配种受胎间隔时间的延长,也意味着空怀或不孕时间的延长。因此,也就增加了母牛的饲养管理及配种费用,减少了奶牛场的产犊数,直接影响着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1 高产奶牛繁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奶牛的繁殖障碍即奶牛的暂时性或永久性不孕症。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不孕症的发病率亦在提高。为预防和减少母牛的不孕,缩短产犊间隔,提高繁殖率,必须全面分析不孕症发生的原因。
1.1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发病情况调查
1.1.1卵巢静止发病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据调查,初产青年母牛产后70天内首次观察到发情牛只<35%,经产牛产后80天内首次观察到发情牛只<40%。对产后不发情母牛进行直肠检查,卵巢呈静止状态,尤其是产后体况差及初产体重小的头胎牛表现更为普遍,使母牛产后不能及时配种,大大延长了首次配种前平均空怀天数,使产犊间隔延长。
1.1.2子宫炎发病率较以往有所增加。据调查,产后45天内子宫炎发病率平均达到30%,子宫炎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生殖疾病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往往造成不孕。
1.1.3异常发情(安静发情、不排卵发情、排卵延迟)增多。若人工授精发情鉴定技术低下,未鉴别出再行误配将会导致情期受胎率大幅下降。卵泡囊肿发病率在泌乳中、后期发病率也呈上升,若不及时治疗,往往造成不孕而淘汰。
1.1.4屡配不孕增多。由于产后生殖机能恢复推迟,异常发情增多,人工授精发情鉴定技术低下,当母牛生殖机能未完全恢复,而多次输精,诱发母牛体内血清抗精子抗体滴度异常升高,造成母牛免疫障碍引起不孕。
1.2繁殖障碍原因分析
奶牛出现繁殖障碍要及时科学的分析其原因,如母牛发情间隔不到17天或超过24天以上者,年龄已过14月未发情或产后60天不发情牛;输精三次情期未孕牛;产后非季节原因而有5个月未孕牛;或者未孕而又长期不发情的牛只等,都要及时地科学地分析原因,采取对症措施:
1.2.1内分泌失调引起。由于大量泌乳,产生大量催乳激素,脑垂体前叶抑制促黄体激素(LH)的分泌,同时降低卵巢对促黄体激素(LH)的正常反应,进而影响卵泡的成熟和排卵,造成不孕。
1.2.2营养失调。母牛的营养状况对其繁殖力的影响十分密切。一般奶牛场都有不同阶段饲料配合,按饲养标准供应日粮,但在实践中往往存在干奶期间的母牛膘情过肥,产后牛或泌乳高峰期的母牛膘情又过瘦,其原因都是营养失衡,因此要在牛的每一个饲养阶段进行体况评分,如按五级评分制,干奶期母牛的膘情要维持在3.5~3.75,泌乳高峰期的母牛要维持在3~3.5之间。尤其高产奶牛产后泌乳早期处于能量负平衡期(产后失重期),若饲养管理不当,营养跟不上,将使失重期延长,母牛体况不能及时恢复,直接影响产后生殖器官的恢复,如子宫复旧延迟,卵巢机能障碍。据对产后母牛失重期调查:失重期超过90天的母牛子宫复旧和配种时间分别比70天内恢复体重的母牛延长25天和56天。
1.2.3热应激影响。当气温上升到26℃时,奶牛个体散热受阻,对泌乳和繁殖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高温阶段要做好牛舍通风排气或用自来水喷雾降温措施,缓解热应激的影响。
1.2.4围产期感染。做好母牛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对预防早产、死胎、母牛产前产后感染而诱发的母牛繁殖障碍和不孕症具有重要作用。实践中,往往发现有因接产手臂消毒不严而引起的产前感染,产后因子宫复归迟缓、恶露腐败、胎衣不下而继发的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而延长产后受孕时间或造成不孕症,甚至引起全身败血症而造成母牛死亡。必须着重强调,对于繁殖障碍母牛,只有正确诊断,必要时结合血液内分泌诊断,才能正确地使用生殖激素或药物治疗,不可盲目乱用生殖激素。
1.2.5对青年母牛培育管理工作未引起高度重视。后备母牛初配时体尺、体重生长指标未达标,青年牛投产体重偏小。初产青年母牛较强的泌乳持久力和额外生长需要,意味着青年母牛营养需求比成乳牛更高的额外养分。体重是影响干物质摄入量的一个主要因素,缺乏足够的生长会限制采食量的提高,会加重初产母牛营养负平衡,失重期延迟,导致长期不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