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鸡的迅速发展,该病的流行日趋严重,使患病的鸡群生长发育受阻,饲料转化率下降、死淘率及屠宰废弃率增加,种鸡及产蛋鸡的蛋品质量下降和孵化率降低,以及治疗费用的增加等等,给养鸡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广大养鸡者的高度重视。笔者从临床防治的实践动身,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与防治作一综述。
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有鞭毛,能运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文献报道;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菌体抗原( 0 有 146 个、夹膜抗原( K 有 89 个、鞭毛抗原( H 有 49 个。根据致病力的大小有把大肠杆菌分为致病性、条件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种、从而使大肠杆菌病更趋复杂化了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正常细菌之一,根据文献报道:鸡每克粪便中约含大肠杆菌 106 个,其中约有 10 15 %属于有致病性的血清型。细菌随粪便排除后污染环境、水源等造成扩散;因此在鸡舍内垫料中的大肠杆菌数可达 104 个 / 克以上,灰尘中的细菌数可达 5.3 104 个 / 克以上,空气中的细菌数可达 38 个 / 米 3 垫料和灰尘中的大肠杆菌在干燥环境下可存活 3 周以上。陈鲜花等报道:广东省 21 个地市级的鸡场共分离到细菌 434 株。经动物感染试验,有 204 株对试验鸡有致病(死)性,占分离菌的 47% 经生化试验在 204 株致病(死)性中,有 182 株为禽致病(死)性大肠杆菌。由此可见:大肠杆菌不仅广泛存在于鸡群中,而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鸡场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又不尽相同,并且经常处在变化之中。
由大肠杆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环境后细菌可经鸡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种蛋等途径进行传播。一般传达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1 垂直污染:也称母源性种蛋带菌传染)一般认为在母鸡的粪便污染蛋壳后,大肠杆菌由蛋外侵入到蛋内是重要的污染来源。据报道:母鸡在感染大肠杆菌后 21 周所产的蛋中有 27% 蛋内(多在气室)可分离出大肠杆菌,经孵化 8 天后在蛋白和蛋黄中可分离出大肠杆菌。正常母鸡所产的蛋中有 0.5-6% 含有该菌。经人工感染的母鸡所产的蛋中有 26.5% 含有该菌。从死胚分离到 245 个菌株中有 43 个是有致病力的外观正常的卵黄中有时也能分离到此菌。卵黄感染的雏鸡中有 70% 卵黄囊中有此菌。鸡胚卵黄感染后多在孵化前就会死亡。出壳后的带菌雏鸡多数出现大肚、脐炎、卵黄吸收不良,如果把雏鸡抓在手中有软绵绵的感觉,这种雏鸡一般不易成活,多在一周内死亡。
2. 接触性传染(也称水平传染)大肠杆菌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环境等以后经鸡的消化道和呼吸道发生传染。鸡舍空气中游离的大肠杆菌可随鸡龄的增长而增加。如果鸡舍通风不良、氨气浓度高、灰尘增加就会损伤鸡的呼吸道黏膜。当鸡吸入有致病性菌株时就可造成呼吸道感染,又可经气管和肺进入气囊而引起气囊炎,进而又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败血症等。经消化道感染者多因饲料、饮水被粪便中的细菌污染所致。有报道:给五日龄小鸡饮水中喂°服有 107 个 /ml
致病性大肠杆菌 078 K78 感染率可达 91% 另外给不同日龄的小鸡喂含 107 /ml 个细菌的饮水时,其发病率是 1 周龄 24% 2 周龄 17% 3 周龄 3% 4 周龄不发病,从而可表明:雏鸡越小,抗病率越差,发病率越高。
3 .继发与混合感染:这是当前该病流行的一个重要特点。导致本病的发生一般都有一定的条件因素,也可称为是诱导的因素。其中包括非污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两种。罕见的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如气候突变、寒冷、湿润、拥挤、饲料密度大、通风不良、缺氧、有害气体浓度太高、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诱发。污染性因素主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些传染病;如沙门氏菌病、慢性呼吸道病、污染性鼻炎、污染性支气管炎、污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葡萄球菌病等都可诱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或者因大肠杆菌病发生的同时又混合感染了其他污染病,这样鸡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突然增高,一般成急性经过。另外种鸡在人工授精时常因输精器具消毒不严,输精狮时被粪便或病鸡污染的用具一直延续使用,会给健康鸡造成人为的污染,从而引起泻殖腔发炎,卵巢输卵管炎证。
根据鸡的品种,年龄和发病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病变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八种类型:
1 脐炎型:主要发生于出壳不久的雏鸡,多见有脐环闭合不全、脐孔周围红肿,并常有皮肤破损、发硬、呈黄色,时间较长者脐孔周围发红或呈紫黑色,后腹部肿大皮薄而发红或呈紫青色,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极为腥臭,并将肛门周围羽毛粘连、俗称湖肛。病鸡全身衰竭,闭眼垂翅不原走动,减食或废绝,出壳后最初几天死亡率较高。剖检变化主要表现:脐环肿大、皮下有暗红色或黑红色液体。卵黄囊吸收不良,充溢黄绿色稀薄液体;胆囊涨满、肝脏肿大,质脆呈土黄色或暗红色,有斑驳状或点状出血。小肠胀气,黏膜充血或点状出血;直肠部扩张呈囊状充溢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
2 急性败血型:主要发生于雏鸡和 4 月龄以下的青年鸡,尤其是肉仔鸡的发病率最高。常与腹水症、慢性呼吸道病、污染性鼻炎等病混合感染。特征为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鸡表现:精神萎顿、眼半壁缩颈呆立、两翅下垂、腹式呼吸、减食或不食;局部病鸡拉灰白色、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有的鸡临死前出现仰头、扭颈等神经症状。病程一般为 1-3 天,死亡率可达 50-80% 病理变化以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为特征,肝脏肿大或大出血。肠道发炎,肠管粘连,并有淡黄色或橙黄色腹水。
3 气囊炎型:罕见于 5-12 周龄的青年鸡。以 6-9 周龄发病最多。本型常呈继发感染,多因患慢性呼吸道病、污染性支气管炎、非典型新城疫时,鸡体的抗病力下降、而对大肠杆菌的易感性增加,当空气或灰尘中的大肠杆菌被吸入呼吸道而继发本病。其病理变化多见于胸气囊和腹气囊壁增厚、混浊、囊内常含有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有的病例呈现肺水肿。有时可见气囊炎、心包炎和肝周炎同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