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至县盛池乡畜牧兽医站 吕慧莲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多发于雏鹅的一种传染病。病雏鹅及隐性感染的成鹅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该病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引起感染,并可经卵垂直传播。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末春初,其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鹅,雏鹅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本病呈暴发式流行,其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率,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
1 病原
鹅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存在于病鹅内脏组织、肠管、脑及血液中。
病毒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其在-15~-20 ℃条件下能存活4年,在56 ℃条件下3 h不会被完全灭活,但病毒对2%~5%氢氧化钠、10%~20%的石灰乳敏感。
2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3~5 d,病鹅以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为主要表现。根据病程的不同,本病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三种。
2.1 最急性型 雏鹅3~5日龄即可发病,7日龄以内的雏鹅常呈最急性感染,通常其不见前驱症状即因败血症而死亡,或神情呆滞数小时后即衰弱倒地,划腿挣扎而亡。本型传播迅速,数日内即可波及全群。
2.2 急性型 急性型多见于15日龄左右的雏鹅。病鹅精神萎顿,缩头,毛乱,闭眼、呆立,行动缓慢,离群独处,继而食欲废绝,喜饮水,排灰白色或淡黄绿色混有气泡的稀粪,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沾污。病鹅喙端和蹼发绀,流浆液性鼻液,病鹅频频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呼吸用力,喙端色泽变暗,嗉囊中有多量气体或液体。
有些病雏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其颈部扭转,全身抽搐,两腿麻痹,发病1~2 d内衰竭死亡。
2.3 亚急性型 15日龄以上的病雏鹅一般表现出亚急性症状,其以精神萎顿、消瘦、拉稀为主。病鹅少食,病程一般为4~7 d,病鹅日龄越大,病程越长,症状越轻,死亡率也越低。极少数病鹅可以自愈,但其自愈后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鹅。
3 病理变化
病死鹅心脏变圆,心房扩张,心壁松弛,心肌苍白。肠道血管怒张,十二指肠的黏液增多,黏膜呈橘黄色,空肠和回肠呈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肠炎变化,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可见肠黏膜坏死脱落并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栓子,肠道外观如腊肠状。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质脆,呈棕黄色。胆囊明显膨大,其内充满蓝绿色胆汁。胰腺颜色变暗,个别的胰腺出现小白点。肾脏肿胀,法氏囊质地坚硬,内部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有神经症状的鹅剖检时可见脑膜下血管充血。
4 防治
4.1 预防
4.1.1 种鹅应在开产前一个月用小鹅瘟活苗进行首次免疫,即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疫苗作20倍稀释后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 mL,间隔7~10 d后进行二次免疫。
二次免疫时,将疫苗作1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 mL。种鹅产生免疫抗体后,其孵出的雏鹅才可产生免疫力。
4.1.2 孵化过程中严格消毒,种蛋严格消毒后定点存放。孵化用具以及孵化室、地面应定期消毒,种蛋在孵化之前应先清理表面污物并消毒,然后再入孵。
4.1.3 未免疫小鹅瘟活苗种鹅所孵化出的雏鹅,在出壳后1~2 d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雏鹅免疫7 d内须隔离饲养,以防止其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感染野毒而发病,隔离7 d后免疫的雏鹅可产生免疫力。
免疫种鹅在免疫有效期内其后代雏鹅体内有母源抗体,不能用活苗免疫。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使活苗不能完全产生效力而导致免疫失败。
4.1.4 小鹅瘟抗血清免疫,无小鹅瘟流行区域的易感雏鹅可在1~3日龄时用同源抗血清皮下注射0.5 mL。
有小鹅瘟流行的区域,易感雏鹅应在1日龄时用同源抗血清皮下注射0.5~0.8 mL。
4.2 治疗 确诊雏鹅感染小鹅瘟后,应立即将未出现症状的雏鹅隔离于清洁无污染场地进行饲养,被隔离的无症状雏鹅每只皮下注射0.5~0.8 mL高效价血清。
患病雏鹅紧急注射鹅瘟特抗,小鹅(10日龄内或体重150 g以内)胸部皮下注射0.8~1 mL,中鹅(10日龄以上或体重150 g以上)注射1~1.5 mL。注射时要一鹅一针头,以避免交叉感染。为防止细菌感染,全群鹅饲料中添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同时补充电解质、VC等。
未经免疫的雏鹅可用小鹅瘟高免血清治疗,治疗时,15日龄以下鹅每只注射1 mL,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 mL。用小鹅瘟抗体肌肉注射,治疗量为0.5~1 mL/kg,先注射假定健康鹅,后注射发病鹅。为防止细菌感染,每羽小鹅可肌注1 000~2 000单位庆大霉素,早晚各1次,连用2~3 d,以帮助鹅增强体质和恢复体能。